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

电 话:0991-6663985
联系人:杨辉
地 址:

成果介绍

说明书摘要

10004
2010.2
1
MP1208682

权利要求书

10002
2002.8
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体和顶部的活动盖板,所述垃圾桶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内束口环,且内束口环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弹性钢圈,其中内束口环和弹性钢圈的中部截断,且内束口环的截断端口向外连接有侧拉绳,所述垃圾桶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活动托板,且活动托板在垃圾桶体的内部构成升降结构,同时垃圾桶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活动板,且侧活动板贴合设置于垃圾桶体的侧边处。该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设置有配合侧活动板同步调整的内束口环和活动托板结构,方便对垃圾袋取出时进行一定压缩抬高并进行同步束口处理,减少手部接触,减少细菌滋生和垃圾袋更换操作的不适感。

摘要附图

10005
2010.2
1

权利要求书

10001
2010.2
1

  1. 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体(1)和顶部的活动盖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桶体(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内束口环(3),且内束口环(3)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弹性钢圈(4);
    其中内束口环(3)和弹性钢圈(4)的中部截断,且内束口环(3)的截断端口向外连接有侧拉绳(5);
    所述垃圾桶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活动托板(6),且活动托板(6)在垃圾桶体(1)的内部构成升降结构;
    同时垃圾桶体(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活动板(7),且侧活动板(7)贴合设置于垃圾桶体(1)的侧边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板(2)的外侧下方一体化设置有侧凸沿(8),且侧凸沿(8)和垃圾桶体(1)的上端口外壁相互贴合;
    同时活动盖板(2)的中部设置有网孔板(9),且网孔板(9)的内侧嵌入设置有活性炭填充层(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托板(6)和垃圾桶体(1)之间设置有贴合滑轨(11),且贴合滑轨(11)均匀分布于垃圾桶体(1)的内壁处,并且活动托板(6)早贴合滑轨(11)外侧构成滑动升降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活动板(7)包括上活动端(71)和下支撑端(72),且侧活动板(7)的中部设置有活动轴(12),并且侧活动板(7)整体在垃圾桶体(1)的侧边通过活动轴(12)构成旋转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端(71)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提手(13),且上活动端(71)和内束口环(3)的侧端之间通过侧拉绳(5)相互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端(72)为倾斜结构,且下支撑端(72)的下端位于垃圾桶体(1)的内侧,并且下支撑端(72)和活动托板(6)的侧下端相互贴合;
    其中活动托板(6)在与下支撑端(72)的贴合处安装有贴合滑轮(14)。

说明书

10001
2010.2
1

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余垃圾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垃圾中有着较大的比重,一般的家居生活中都会在厨房专门设置一个厨余垃圾桶用于存放厨余垃圾,在垃圾分类处理中通常也需要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现有的厨余垃圾桶通常结构简单,而厨余垃圾中通常具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和较高的含水量,袋内垃圾很容易发生腐臭等现象,现也有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2110100A的太阳能防腐厨余垃圾桶,通过太阳能供电控温的方式起到一定防腐措施,但是该类厨余垃圾桶通常都需要配合垃圾袋使用,即便采取了部分防腐措施,垃圾袋仍容易沾留污物和滋生细菌,不仅影响卫生,沾留污物在接触时还有一种滑腻的不适感,特别是在取出垃圾袋时手部接触袋口和套袋时需要进行内部整理,都容易造成细菌的传播和引起使用者不适。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厨余垃圾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厨余垃圾桶在进行垃圾袋取出和套袋时,容易接触污物造成不适和细菌传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体和顶部的活动盖板;
所述垃圾桶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内束口环,且内束口环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弹性钢圈;
其中内束口环和弹性钢圈的中部截断,且内束口环的截断端口向外连接有侧拉绳;
所述垃圾桶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活动托板,且活动托板在垃圾桶体的内部构成升降结构;
同时垃圾桶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活动板,且侧活动板贴合设置于垃圾桶体的侧边处。

优选的,所述活动盖板的外侧下方一体化设置有侧凸沿,且侧凸沿和垃圾桶体的上端口外壁相互贴合;
同时活动盖板的中部设置有网孔板,且网孔板的内侧嵌入设置有活性炭填充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便于在垃圾桶体套上垃圾袋后,通过侧凸沿对袋口侧边辅助贴合,活性炭填充层则可以起到一定的除异味效果。

优选的,所述活动托板和垃圾桶体之间设置有贴合滑轨,且贴合滑轨均匀分布于垃圾桶体的内壁处,并且活动托板早贴合滑轨外侧构成滑动升降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活动托板整体可在垃圾桶体内进行稳定的升降活动,方便上移时活动顶起垃圾袋并进行一定压缩,或是下移时利用负压气流带动垃圾袋向下展开。

优选的,所述侧活动板包括上活动端和下支撑端,且侧活动板的中部设置有活动轴,并且侧活动板整体在垃圾桶体的侧边通过活动轴构成旋转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侧活动板在垃圾桶体外侧构成对称的可偏转结构,方便后续调整控制。

优选的,所述上活动端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提手,且上活动端和内束口环的侧端之间通过侧拉绳相互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活动端顶部的提手可以便于直接进行手提和转移,方便使用的同时,向外偏转的上活动端可以拉动侧拉绳同步带动内束口环进行收束。

优选的,所述下支撑端为倾斜结构,且下支撑端的下端位于垃圾桶体的内侧,并且下支撑端和活动托板的侧下端相互贴合;
其中活动托板在与下支撑端的贴合处安装有贴合滑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侧活动板整体偏转的同时,通过下支撑端同步带动活动托板抬高升起,方便同步压缩垃圾袋,贴合滑轮可便于保持贴合活动的灵活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
1、设置有便于直接对垃圾袋口进行内部束口的内束口环,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配合弹性钢圈的弹性支撑和侧拉绳的侧边拉动,方便直接在桶内对垃圾袋口进行一定的收束,无需使用手部掀开袋口侧边再进行口部收紧,避免手部接触袋口内沿,也避免了袋口处的接触和细菌传播;
2、设置有对垃圾袋进行活动承托的活动托板,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活动托板配合侧活动板支撑调整的升降结构,可便于将垃圾袋抬高顶起,方便对垃圾袋进行一定压缩,同时活动托板活动下移时,也可以在垃圾桶内形成负压,方便替换套袋向内部展开,减少手部伸进垃圾桶内的接触整理操作;
3、设置有便于操作的侧活动板,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侧活动板本身上端的提手可以方便筒体转移,配合侧活动板的侧边偏转结构,侧活动板的上端的上活动端可直接拉动内束口环侧端的侧拉绳进行束口操作,下端的下支撑端则可以同步撑起活动托板进行抬高支撑,方便对垃圾袋进行一定压缩抬高并进行同步束口处理,便于垃圾袋的取出替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活动板拉开时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束口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托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束口环和弹性钢圈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桶体;2、活动盖板;3、内束口环;4、弹性钢圈;5、侧拉绳;6、活动托板;7、侧活动板;71、上活动端;72、下支撑端;8、侧凸沿;9、网孔板;10、活性炭填充层;11、贴合滑轨;12、活动轴;13、提手;14、贴合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体1和顶部的活动盖板2,活动盖板2的外侧下方一体化设置有侧凸沿8,且侧凸沿8和垃圾桶体1的上端口外壁相互贴合,同时活动盖板2的中部设置有网孔板9,且网孔板9的内侧嵌入设置有活性炭填充层10,可便于在垃圾桶体1套上垃圾袋后,通过侧凸沿8对袋口侧边辅助贴合,活性炭填充层10则可以起到一定的除异味效果;
垃圾桶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活动托板6,且活动托板6在垃圾桶体1的内部构成升降结构,同时垃圾桶体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活动板7,且侧活动板7贴合设置于垃圾桶体1的侧边处,活动托板6和垃圾桶体1之间设置有贴合滑轨11,且贴合滑轨11均匀分布于垃圾桶体1的内壁处,并且活动托板6早贴合滑轨11外侧构成滑动升降结构,使得活动托板6整体可在垃圾桶体1内进行稳定的升降活动,方便上移时活动顶起垃圾袋并进行一定压缩,或是下移时利用负压气流带动垃圾袋向下展开;
结合图1-2和图4所示,侧活动板7包括上活动端71和下支撑端72,且侧活动板7的中部设置有活动轴12,并且侧活动板7整体在垃圾桶体1的侧边通过活动轴12构成旋转结构,使得侧活动板7在垃圾桶体1外侧构成对称的可偏转结构,方便后续调整控制,下支撑端72为倾斜结构,且下支撑端72的下端位于垃圾桶体1的内侧,并且下支撑端72和活动托板6的侧下端相互贴合,其中活动托板6在与下支撑端72的贴合处安装有贴合滑轮14,可在侧活动板7整体偏转的同时,通过下支撑端72同步带动活动托板6抬高升起,方便同步顶起垃圾袋进行一定的压缩,贴合滑轮14可便于保持贴合活动的灵活性;
结合图1-3所示,垃圾桶体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内束口环3,且内束口环3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弹性钢圈4,其中内束口环3和弹性钢圈4的中部截断,且内束口环3的截断端口向外连接有侧拉绳5,上活动端71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提手13,且上活动端71和内束口环3的侧端之间通过侧拉绳5相互连接,上活动端71顶部的提手13可以便于直接进行手提和转移,方便使用的同时,向外偏转的上活动端71可以拉动侧拉绳5同步带动内束口环3进行收束。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减少手部接触的家居用厨余垃圾桶时,需在垃圾桶体1内套上垃圾袋进行使用,平时活动盖板2盖在垃圾桶体1顶部,并通过侧凸沿8贴合垃圾袋外部端口保持相对封闭,在需要取出内部垃圾袋时,可直接如图2向外拉动侧活动板7绕活动轴12进行偏转,上活动端71拉动侧拉绳5,带动内束口环3进行收束,直接在内部对垃圾袋进行辅助束口操作,减少操作者手部与垃圾袋的袋口内沿接触,同时下支撑端72将活动托板6贴合抬起,可对活动托板6上的垃圾袋进行一定的压缩,方便直接对束口压缩过的垃圾袋进行取出,而替换的垃圾袋也可以直接大致贴合放置于活动盖板2的侧凸沿8处,通过活动托板6下移复位带动的气流负压,方便垃圾袋的内部展开,减少操作者手部接触整理操作。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附图

1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