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电 话:0991-6663985
联系人:杨辉
地 址:

成果介绍

说明书摘要

1 100004 201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型独特,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可节约能源并能快速把脏水排放干净彻底,避免造成鱼缺氧的方便换水的鱼缸。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包括有鱼缸、盖子、第一传动杆、直齿轮、齿条、限位杆,鱼缸顶部滑动式设有盖子,盖子中心内转动式设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下端设直齿轮,盖子底部左中侧对称设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之间滑动式设有齿条,齿条与直齿轮啮合。通过设有排水机构,拉动拉杆带动拉板向前运动,拉板离开底板,使得脏水从底板开孔流出,达到彻底排出脏水的目的。

摘要附图

1 100005 2010.2

权利要求书

1 100001 2010.2

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鱼缸(1)、盖子(2)、第一传动杆(3)、直齿轮(4)、齿条(5)、限位杆(6)、第一挡板(7)、第一复位弹簧(8)和透气板(9),鱼缸(1)顶部滑动式设有盖子(2),盖子(2)中心内转动式设有第一传动杆(3),第一传动杆(3)下端设有直齿轮(4),盖子(2)底部左中侧对称设有限位杆(6),两个限位杆(6)之间滑动式设有齿条(5),齿条(5)与直齿轮(4)啮合,盖子(2)顶部前侧内滑动式设有透气板(9),透气板(9)底部后侧设有第一挡板(7),透气板(9)底部与盖子(2)顶部前侧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第一挡板(7)后端与直齿轮(4)前端配合。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排水机构(10),排水机构(10)包括有底板(100)、拉板(101)和拉杆(102),鱼缸(1)内中下部设有底板(100),鱼缸(1)内中下部滑动式设有拉板(101),拉板(101)位于底板(100)下方并滑动式接触,拉板(101)前端两侧对称设有拉杆(102),拉杆(102)后端与鱼缸(1)前壁接触。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放水机构(11),放水机构(11)包括有第二传动杆(110)、转动轴(111)、楔形块(112)、传动板(113)、第二复位弹簧(114)、支撑座(115)、第三复位弹簧(116)和第二挡板(117),鱼缸(1)左右两壁后下侧滑动式对称设有楔形块(112),两个楔形块(112)外侧转动式对称设有转动轴(111),转动轴(111)上均设有第二传动杆(110),鱼缸(1)左右内壁中下部对称设有支撑座(115),与支撑座(115)在同一水平面的鱼缸(1)后部下侧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挡板(117),第二挡板(117)前壁左右两侧分别与同侧支撑座(115)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116),第二挡板(117)左右两侧内滑动式对称设有传动板(113),两个传动板(113)外侧壁前部均与楔形块(112)接触配合,两个传动板(113)内侧壁均与第二挡板(117)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其特征在于,鱼缸(1)材质为钢化玻璃。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其特征在于,鱼缸(1)外形为长方体。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底板(100)上均匀开有数个小孔。

说明书

4 100003 2010.2

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

背景技术

鱼缸作为一种家庭装饰品或者是养鱼爱好者的使用工具,已经越来越有市场;而现有的鱼缸大多注重装饰性、恒温性以及供养方面的改进,很少有针对换水功能的改进,而饲养鱼类,尤其是观赏鱼类,三天左右就需要换水。目前使用的鱼缸结构大都比较简单,进行换水时需要人工换水,需先将鱼捞出,然后进行放水,最后向鱼缸内充水将鱼放入即可,操作比较繁琐,浪费时间,而且这种方法经常会损坏鱼鳞,造成鱼缺氧;也有部分鱼缸是用电动方式进行自动换水,这种鱼缸的换水不彻底,排水时不能将脏水排尽,多种有害微生物继续留在鱼缸中,更换后的水很快就被污染,换水次数会增多,浪费水资源。

有鉴于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外型独特,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可节约能源并能快速把脏水排放干净彻底,避免造成鱼缺氧的方便换水的鱼缸。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使用的鱼缸结构大都比较简单,进行换水时需要人工换水,操作比较繁琐,浪费时间,而且这种鱼缸的换水不彻底,排水时不能将脏水排尽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外型独特,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可节约能源并能快速把脏水排放干净彻底,避免造成鱼缺氧的方便换水的鱼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包括有鱼缸、盖子、第一传动杆、直齿轮、齿条、限位杆、第一挡板、第一复位弹簧和透气板,鱼缸顶部滑动式设有盖子,盖子中心内转动式设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下端设有直齿轮,盖子底部左中侧对称设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之间滑动式设有齿条,齿条与直齿轮啮合,盖子顶部前侧内滑动式设有透气板,透气板底部后侧设有第一挡板,透气板底部与盖子顶部前侧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挡板后端与直齿轮前端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有底板、拉板和拉杆,鱼缸内中下部设有底板,鱼缸内中下部滑动式设有拉板,拉板位于底板下方并滑动式接触,拉板前端两侧对称设有拉杆,拉杆后端与鱼缸前壁接触。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放水机构,放水机构包括有第二传动杆、转动轴、楔形块、传动板、第二复位弹簧、支撑座、第三复位弹簧和第二挡板,鱼缸左右两壁后下侧滑动式对称设有楔形块,两个楔形块外侧转动式对称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均设有第二传动杆,鱼缸左右内壁中下部对称设有支撑座,与支撑座在同一水平面的鱼缸后部下侧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前壁左右两侧分别与同侧支撑座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二挡板左右两侧内滑动式对称设有传动板,两个传动板外侧壁前部均与楔形块接触配合,两个传动板内侧壁均与第二挡板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鱼缸材质为钢化玻璃。

进一步的,鱼缸外形为长方体。

进一步的,底板上均匀开有数个小孔。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排水机构,拉动拉杆带动拉板向前运动,拉板离开底板,使得脏水从底板开孔流出,达到彻底排出脏水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放水机构,使得第三复位弹簧被拉伸,带动第二挡板向后运动被顶出,脏水即可排出,如此可实现彻底将脏水排放完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放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鱼缸,2、盖子,3、第一传动杆,4、直齿轮,5、齿条,6、限位杆,7、第一挡板,8、第一复位弹簧,9、透气板,10、排水机构,100、底板,101、拉板,102、拉杆,11、放水机构,110、第二传动杆,111、转动轴,112、楔形块,113、传动板,114、第二复位弹簧,115、支撑座,116、第三复位弹簧,117、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1

一种方便换水的鱼缸,如图1-4所示,包括有鱼缸1、盖子2、第一传动杆3、直齿轮4、齿条5、限位杆6、第一挡板7、第一复位弹簧8和透气板9,鱼缸1顶部滑动式设有盖子2,盖子2中心内转动式设有第一传动杆3,第一传动杆3下端设有直齿轮4,盖子2底部左中侧对称设有限位杆6,两个限位杆6之间滑动式设有齿条5,齿条5与直齿轮4啮合,盖子2顶部前侧内滑动式设有透气板9,透气板9底部后侧设有第一挡板7,透气板9底部与盖子2顶部前侧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第一挡板7后端与直齿轮4前端配合。

当人们需要购买鱼缸1养鱼时,可使用方便换水的鱼缸1,先用手向上提动第一传动杆3,使得盖子2向上打开,再将新鲜清水加入鱼缸1中,再将鱼放入鱼缸1内,随后盖上盖子2,当需要给鱼透气时,用手转动第一传动杆3,从而带动直齿轮4转动,进而带动齿条5向后运动,齿条5向后运动离开第一挡板7,使得第一挡板7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透气板9向上运动被打开,第一复位弹簧8被拉伸,即可实现给鱼缸1中的鱼透气的效果,随后第一复位弹簧8复位,带动透气板9和第一挡板7向下运动,接着反转第一传动杆3,第一传动杆3带动直齿轮4反转,从而带动齿条5向前运动与第一挡板7接触,重复上述动作,可对鱼缸1中的鱼进行下一次透气。

还包括有排水机构10,排水机构10包括有底板100、拉板101和拉杆102,鱼缸1内中下部设有底板100,鱼缸1内中下部滑动式设有拉板101,拉板101位于底板100下方并滑动式接触,拉板101前端两侧对称设有拉杆102,拉杆102后端与鱼缸1前壁接触。

当需要给鱼换水时,双手向前拉动拉杆102,从而带动拉板101向前运动,拉板101离开底板100,使得脏水从底板100开孔流出,达到彻底排出脏水的目的,脏水流完后,向后推动拉杆102,使得拉板101向后运动至与底板100在同一垂直方向接触配合,再注入新鲜清水即可。

还包括有放水机构11,放水机构11包括有第二传动杆110、转动轴111、楔形块112、传动板113、第二复位弹簧114、支撑座115、第三复位弹簧116和第二挡板117,鱼缸1左右两壁后下侧滑动式对称设有楔形块112,两个楔形块112外侧转动式对称设有转动轴111,转动轴111上均设有第二传动杆110,鱼缸1左右内壁中下部对称设有支撑座115,与支撑座115在同一水平面的鱼缸1后部下侧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挡板117,第二挡板117前壁左右两侧分别与同侧支撑座115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116,第二挡板117左右两侧内滑动式对称设有传动板113,两个传动板113外侧壁前部均与楔形块112接触配合,两个传动板113内侧壁均与第二挡板117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14。

当脏水流入鱼缸1最底部内时,双手将两个第二传动杆110推至同一直线方向,随后相对向内推动两个第二传动杆110,从而带动两个楔形块112向内相对运动,进而带动两个传动板113向内相对运动,第二复位弹簧114被压缩,同时第三复位弹簧116被拉伸,进而带动第二挡板117向后运动被顶出,脏水即可排出,如此可实现彻底将脏水排放完全的效果,脏水彻底排完后,手动向前推动第二挡板117,从而使得第三复位弹簧116复位,进而带动传动板113向前运动,使得传动板113前部外侧与楔形块112接触,进而带动两个楔形块112和两个第二传动杆110反向运动至复位,第二复位弹簧114也随之复位。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说明书附图

图1

图2

图3

图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