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
成果介绍
说明书摘要
MP1208682
权利要求书 10002 2002.8 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属于熔接设备技术领域,该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固定有轨道,两个所述轨道上端滑移连接有龙门架,龙门架底部固定有滑轮,所述龙门架上滑移连接有高波发射器,所述高波发射器沿所述龙门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高波发射器两端均连接有滑移驱动组件,所述底座朝向所述高波发射器端滑移连接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沿底座宽度方向设有若干,所述夹持杆两侧固定有喷头;该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设置气缸进行驱动高波发射器移动,可将高波发射器移动至多个熔接部位,进行熔接,可在器材不同调整位置时,进行多个部位的熔接,熔接效率高。
摘要附图
1
权利要求书
- 一种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固定有轨道(2),两个所述轨道(2)上端滑移连接有龙门架(3),龙门架(3)底部固定有滑轮(4),所述龙门架(3)上滑移连接有高波发射器(5),所述高波发射器(5)沿所述龙门架(3)长度方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高波发射器(5)两端均连接有滑移驱动组件(6),所述底座(1)朝向所述高波发射器(5)端滑移连接有夹持杆(7),所述夹持杆(7)沿底座(1)宽度方向设有若干,所述夹持杆(7)两侧固定有喷头(8)。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3)上端开设有T型滑槽(9),所述T型滑槽(9)内部滑移连接有T型滑块(10),两个所述T型滑块(10)底部固定连接至所述高波发射器(5)。
-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在开设在所述龙门架(3)上端的腰型槽(61),所述腰型槽(61)与所述T型滑槽(9)连通,所述T型滑块(10)上端固定有滑移在腰型槽(61)内部的连接块(62),所述连接块(62)上端伸出腰型槽(61),伸出端固定有气缸(63),所述气缸(63)底部固定有支撑板(64),所述支撑板(64)固定在所述龙门架(3)两端。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端固定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部滑移连接所述夹持杆(7),所述夹持杆(7)两端设有限位件。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螺纹连接在所述夹持杆(7)两端的紧固螺母(13),所述紧固螺母(13)旋入端可与所述固定板(11)抵触。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8)一端固定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喷头(8)沿底座(1)两侧等距设有若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
背景技术
高周波熔接机是塑料热合的首选设备,它是利用高频电场使塑料内部份子振荡产生热能而进行各类制品熔合。主要用于吸塑包装,包括上下双泡罩热合切边,泡罩与纸板热合切边等。其包括单头推盘式高周波机、单头转盘式高周波机、双头高周波机、双头高周波熔断机、高周波同步熔断机、圆盘高周波机,高周波包装机,非标高周波机等,种类十分丰富,虽然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周波熔接机种类多种多样,功能也各不相同,但是,这些传统的高周波熔接机工作时均需要安装模具,熔接前,需要将上模和下模分别与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固定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对模具进行更换,费时费力,操作麻烦,实用性不强,使得高周波熔接机的熔接效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针对上述情况,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高周波熔接机熔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固定有轨道,两个所述轨道上端滑移连接有龙门架,龙门架底部固定有滑轮,所述龙门架上滑移连接有高波发射器,所述高波发射器沿所述龙门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高波发射器两端均连接有滑移驱动组件,所述底座朝向所述高波发射器端滑移连接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沿底座宽度方向设有若干,所述夹持杆两侧固定有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龙门架上端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部滑移连接有T型滑块,两个所述T型滑块底部固定连接至所述高波发射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滑移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开设在所述龙门架上端的腰型槽,所述腰型槽与所述T型滑槽连通,所述T型滑块上端固定有滑移在腰型槽内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伸出腰型槽,伸出端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底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龙门架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底座两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移连接所述夹持杆,所述夹持杆两端设有限位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螺纹连接在所述夹持杆两端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旋入端可与所述固定板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喷头一端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喷头沿底座两侧等距设有若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该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设置气缸进行驱动高波发射器移动,在打开气缸时,驱动连接块在腰型槽内部滑动,进而驱动T型滑块在腰型槽内部滑动,将高波发射器移动至其他熔接部位,进行熔接,可在器材不同调整位置时,进行多个部位的熔接,熔接效率高。
- 该龙门式高周波熔接装置,通过相邻的两个夹持杆可对器材进行固定,便于器材在熔接过程中的固定,以防器材移动,造成熔接效率低,同时两个夹持杆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节,便于夹持不同尺寸的器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图1中沿I处放大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轨道;3、龙门架;4、滑轮;5、高波发射器;6、滑移驱动组件;61、腰型槽;62、连接块;63、气缸;64、支撑板;7、夹持杆;8、喷头;9、T型滑槽;10、T型滑块;11、固定板;12、滑槽;13、紧固螺母;1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固定有轨道2,两个所述轨道2上端滑移连接有龙门架3,龙门架3底部固定有滑轮4,所述龙门架3上滑移连接有高波发射器5,所述高波发射器5沿所述龙门架3长度方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高波发射器5两端均连接有滑移驱动组件6,所述底座1朝向所述高波发射器5端滑移连接有夹持杆7,所述夹持杆7沿底座1宽度方向设有若干,所述夹持杆7两侧固定有喷头8。
具体的,龙门架3上端开设有T型滑槽9,所述T型滑槽9内部滑移连接有T型滑块10,两个所述T型滑块10底部固定连接至所述高波发射器5。
在本实施例中:高波发射器5可随着T型滑块10的滑动进行滑动调节,进行熔接不同位置。
具体的,滑移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在开设在所述龙门架3上端的腰型槽61,所述腰型槽61与所述T型滑槽9连通,所述T型滑块10上端固定有滑移在腰型槽61内部的连接块62,所述连接块62上端伸出腰型槽61,伸出端固定有气缸63,所述气缸63底部固定有支撑板64,所述支撑板64固定在所述龙门架3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打开气缸63,驱动连接块62在腰型槽61内部滑动,进而驱动T型滑块10在腰型槽61内部滑动,将高波发射器5移动至其他熔接部位,进行熔接。
具体的,底座1两端固定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部滑移连接所述夹持杆7,所述夹持杆7两端设有限位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相邻的两个夹持杆7可对器材进行固定,便于器材在熔接过程中的固定,以防器材移动,造成熔接效率低。
具体的,限位件包括固定螺纹连接在所述夹持杆7两端的紧固螺母13,所述紧固螺母13旋入端可与所述固定板11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旋入紧固螺母13,将夹持杆7的位置完成固定,进而将器材完全固定。
具体的,喷头8一端固定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喷头8沿底座1两侧等距设有若干。
在本实施例中:在完成熔接后,通过打开喷头8对底座1上喷气,进行清理底座1上端的熔接留下的碎屑,保持底座1上端清洁,便于下次熔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待熔接的器材放置于底座1上端,旋出紧固螺母13,将加持杆7放置于器材两端,将器材固定,再次旋入紧固螺母13,将器材完全固定,通过驱动龙门架3在轨道2上滑动,滑动至器材熔接部位时,开启高波发射器5,对需要熔接部位进行熔接,若底座1上夹持若干器材同时进行熔接时,通过打开气缸63,驱动连接块62在腰型槽61内部滑动,进而驱动T型滑块10在腰型槽61内部滑动,将高波发射器5移动至其他熔接部位,进行熔接,在完成熔接后,通过打开喷头8进行清理底座1上端的熔接留下的碎屑,保持底座1上端清洁,便于下次熔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说明书附图
图1
图2
图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