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电 话:0991-6663985
联系人:杨辉
地 址:

成果介绍

说明书摘要

MP1208682

2002.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包括外桶,所述外桶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下方设有净化装置,所述外桶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内桶,所述内桶的圆周面开设有孔,所述内桶的右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螺纹叶片,所述外桶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去尾刀。该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通过设置沉淀槽、隔板、过滤槽、过滤板和蓄水槽,将从排污口排出的污水,经过沉淀槽进行沉淀,将污水经过隔板底部流到过滤槽内,然后通过过滤板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过滤,使得净化后的水流到蓄水槽内,便于水泵抽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包括外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污口(21),所述排污口(21)的下方设有净化装置(6),所述外桶(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内桶(12),所述内桶(12)的圆周面开设有孔(13),所述内桶(12)的右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螺纹叶片(14),所述外桶(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去尾刀(22),去尾刀(22)与内桶(12)接触;所述净化装置(6)包括沉淀槽(15)、隔板(18)、过滤槽(16)、蓄水槽(17)和过滤板(19),沉淀槽(15)与过滤槽(16)之间固定安装有隔板(18),过滤槽(16)与蓄水槽(17)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9),所述蓄水槽(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底部设有抽水管,所述水泵(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水管(9),所述输水管(9)远离水泵(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喷水管(10),所述喷水管(10)的底部设有多个喷水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数量为四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3)为圆锥形结构,孔(13)的数量为多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管(4)和出料管(5),所述进料管(4)位于出料管(5)的上方,所述出料管(5)的内部插接有挡板(2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4)贯穿外桶(1)的右侧并连通,所述出料管(5)贯穿外桶(1)的右侧并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1)贯穿外桶(1)的左侧并转动,所述外桶(1)的右内壁与转动轴(11)的左端转动安装。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12)的右端与外桶(1)的右内壁留有间隙,去尾刀(22)位于内桶(12)的下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

背景技术

田螺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因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止渴、明目等食疗功效,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田螺在食用前,都需要将田螺的尾部切除,避免田螺尾部的有毒物质被人们吃下影响身体健康。目前,现有的田螺尾部切除装置,在对田螺进行去尾作业时,用水进行连续的清洗,用水量较大,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包括外桶,所述外桶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下方设有净化装置,所述外桶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内桶,所述内桶的圆周面开设有孔,所述内桶的右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螺纹叶片,所述外桶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去尾刀,去尾刀与内桶接触。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沉淀槽、隔板、过滤槽、蓄水槽和过滤板,沉淀槽与过滤槽之间固定安装有隔板,过滤槽与蓄水槽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蓄水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底部设有抽水管,所述水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底部设有多个喷水头。

优选的,所述外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孔为圆锥形结构,孔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外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位于出料管的上方,所述出料管的内部插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贯穿外桶的右侧并连通,所述出料管贯穿外桶的右侧并连通。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贯穿外桶的左侧并转动,所述外桶的右内壁与转动轴的左端转动安装。

优选的,所述内桶的右端与外桶的右内壁留有间隙,去尾刀位于内桶的下方。

有益效果

  1. 该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通过设置电机、转动轴、内桶、孔和去尾刀,在对田螺进行去尾时,能够通过内桶旋转快速带动田螺尾部通过去尾刀进行切除加工,再配合水泵将蓄水槽内的水抽到输水管内,使得喷水管底部能够喷水对在加工的田螺进行清洗,提高田螺加工效率。
  2. 该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通过设置沉淀槽、隔板、过滤槽、过滤板和蓄水槽,将从排污口排出的污水,经过沉淀槽进行沉淀,将污水经过隔板底部流到过滤槽内,然后通过过滤板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过滤,使得净化后的水流到蓄水槽内,便于水泵抽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完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剖面正视图。

图中:1外桶、2支撑腿、3电机、4进料管、5出料管、6净化装置、7支撑板、8水泵、9输水管、10喷水管、11转动轴、12内桶、13孔、14螺纹叶片、15沉淀槽、16过滤槽、17蓄水槽、18隔板、19过滤板、20挡板、21排污口、22去尾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田螺加工用去尾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外桶1,外桶1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污口21,排污口21的下方设有净化装置6,外桶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内桶12,内桶12的圆周面开设有孔13,内桶12的右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螺纹叶片14,外桶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去尾刀22,去尾刀22与内桶12接触,通过电机3、转动轴11、内桶12、孔13和去尾刀22的配合,在对田螺进行去尾时,能够通过内桶12旋转快速带动田螺尾部通过去尾刀22进行切除加工,再配合水泵8将蓄水槽17内的水抽到输水管9内,使得喷水管10底部能够喷水对在加工的田螺进行清洗,提高田螺加工效率。净化装置6包括沉淀槽15、隔板18、过滤槽16、蓄水槽17和过滤板19,沉淀槽15与过滤槽16之间固定安装有隔板18,过滤槽16与蓄水槽17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9,蓄水槽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8,水泵8的底部设有抽水管,水泵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水管9,输水管9远离水泵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喷水管10,喷水管10的底部设有多个喷水头,通过沉淀槽15、隔板18、过滤槽16、过滤板19和蓄水槽17的配合,将从排污口21排出的污水,经过沉淀槽15进行沉淀,将污水经过隔板18底部流到过滤槽16内,然后通过过滤板19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过滤,使得净化后的水流到蓄水槽17内,便于水泵8抽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具体的,外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支撑腿2的数量为四个,通过支撑腿2对外桶1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孔13为圆锥形结构,孔13的数量为多个,通过孔13能够对田螺的尾部进行定位,将田螺的尾部落到孔13内;外桶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管4和出料管5,进料管4位于出料管5的上方,出料管5的内部插接有挡板20;进料管4贯穿外桶1的右侧并连通,出料管5贯穿外桶1的右侧并连通,通过进料管4能够将待田螺投入内桶12内进行加工,通过出料管5能够将加工好的田螺排出;转动轴11贯穿外桶1的左侧并转动,外桶1的右内壁与转动轴11的左端转动安装;内桶12的右端与外桶1的右内壁留有间隙,去尾刀22位于内桶12的下方,便于电机3带动转动轴11使得转动轴11带动内桶12进行在外桶1内旋转作业。本方案中所有的用电设备均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加工的田螺从进料管4倒入到内桶12内,然后向蓄水槽17内注入水,启动支撑板7能够将蓄水槽17内的水通过输水管9输送到喷水管10内,通过喷水管10底部的喷水头喷出,然后启动电机3能够带动转动轴11和内桶12进行正向转动,在内桶12旋转的过程中,田螺的尾部会通过孔13漏出,在通过去尾刀22对田螺尾部进行切除,在切除的过程中在配合去尾刀22底部喷出的水进行清洗,使得污水通过排污口21漏到沉淀槽15内进行沉淀,经过隔板18隔离使得污水通过隔板18顶部流到过滤槽16内进行在一次沉淀,然后通过过滤板19将悬浮物过滤掉,净化后的污水流到蓄水槽17内被水泵8抽到输水管9内进行循环使用,最后通过电机3反向转动,带动内桶12内壁的螺纹叶片14进行转动,抽出挡板20将加工后的田螺从出料管5排出收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