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

电 话:
联系人:科技成果转化
地 址:

成果介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包括装置主体、调节机构和多层拼接机构装置主体包括底架、支架与架支体;支架固定连接在底架的下端;架支体设置在底架的上端;装置主体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转轴、架板、种植盒、漏水板、下支轴板、托柱、上支轴板、调柱、定位扣、扣槽与弹簧;转轴插设在架支体的内壁;架板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一端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通过安装调节机构,实现了快速对种植架角度调整,便于适应不同角度的光线进行种植,提高功能性的功能,通过安装多层拼接机构,实现了提高装置主体本身兼容性,便于种植更多的植物,且便于拆卸运输的功能

 

 


1.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包括装置主体(1)、调节机构(2)和多层拼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底架(11)、支架(12)与架支体(13);所述支架(12)固定连接在底架(11)的下端;所述架支体(13)设置在底架(11)的上端;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机构(2);

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转轴(21)、架板(22)、种植盒(23)、漏水板(24)、下支轴板(25)、托柱(26)、上支轴板(27)、调柱(28)、定位扣(208)、扣槽(29)与弹簧(209);所述转轴(21)插设在架支体(13)的内壁;所述架板(22)固定连接在转轴(21)的一端;所述种植盒(23)固定连接在架板(22)的上端;所述漏水板(24)插设在种植盒(23)的内部;所述下支轴板(25)固定连接在架支体(13)的内部;所述托柱(26)设置在下支轴板(25)的内部;所述上支轴板(27)固定连接在架板(22)的下端;所述调柱(28)插设在托柱(26)的内部;所述扣槽(29)设置在调柱(28)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多层拼接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拼接机构(3)包括下插柱(31)、上卡柱(32)、拼接槽(33)、插块(34)与抽把(35),所述下插柱(31)固定连接在架支体(13)的下端,所述上卡柱(32)固定连接在架支体(13)的上端,所述拼接槽(33)设置在下插柱(3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扣(208)插设在托柱(26)的内部,所述弹簧(209)套设在定位扣(208)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柱(28)外表面与托柱(26)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定位扣(208)的外表面与扣槽(29)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34)插设在上卡柱(32)的内部,所述抽把(35)固定连接在插块(34)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插柱(31)的外表面与上卡柱(3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插块(34)的外表面与拼接槽(33)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轴板(27)的内壁与调柱(28)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弹簧(209)的内壁与定位扣(208)的外表面相配合


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

背景技术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使用到农作物中支架,以便于对农作物进行试验种植来开展农业工作;

目前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架,在使用的过程中,植物种植架角度固定,难以适应不同阳光的照射方位进行调整,造成种植架本身兼容性有限,种植效率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植物种植架角度固定,难以适应不同阳光的照射方位进行调整,造成种植架本身兼容性有限,种植效率有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包括装置主体、调节机构和多层拼接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底架、支架与架支体;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底架的下端;所述架支体设置在底架的上端;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轴、架板、种植盒、漏水板、下支轴板、托柱、上支轴板、调柱、定位扣、扣槽与弹簧;所述转轴插设在架支体的内壁;所述架板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一端;所述种植盒固定连接在架板的上端;所述漏水板插设在种植盒的内部;所述下支轴板固定连接在架支体的内部;所述托柱设置在下支轴板的内部;所述上支轴板固定连接在架板的下端;所述调柱插设在托柱的内部;所述扣槽设置在调柱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多层拼接机构。

优选的,所述多层拼接机构包括下插柱、上卡柱、拼接槽、插块与抽把,所述下插柱固定连接在架支体的下端,所述上卡柱固定连接在架支体的上端,所述拼接槽设置在下插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定位扣插设在托柱的内部,所述弹簧套设在定位扣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调柱外表面与托柱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定位扣的外表面与扣槽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插块插设在上卡柱的内部,所述抽把固定连接在插块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下插柱的外表面与上卡柱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插块的外表面与拼接槽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上支轴板的内壁与调柱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弹簧的内壁与定位扣的外表面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主体的上端安装调节机构的结构设计,通过在底架的上端设置架支体,使得通过架支体内壁连接的转轴,带动架板转动在架支体的上端,通过架板的上端安装种植盒,将植物种植在种植盒内部的漏水板中,通过在架支体的下端安装下支轴板,在架板下端安装上支轴板,使得通过下支轴板连接托柱,通过调柱连接调柱,使得调柱伸缩在托柱的内部,带动架板进行角度调节,通过调柱的内部设置扣槽,通过定位扣插设在托柱的内部连接在扣槽内部,使得固定调柱的位置,从而固定架板调节的角度,实现了快速对种植架角度调整,便于适应不同角度的光线进行种植,提高功能性的功能,解决了植物种植架角度固定,难以适应不同阳光的照射方位进行调整,造成种植架本身兼容性有限,种植效率有限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主体的上端安装多层拼接机构的结构设计,通过在架支体的下端安装下插柱,在架支体的上端安装上卡柱,使得多组架支体进行堆积安装,将下插柱插设在上卡柱中,将插块插设在下插柱内部的拼接槽中,使得四组下插柱与上卡柱带动架支体稳定拼接,通过抽把使得便于将插块抽出对下插柱进行拆卸,实现了提高装置主体本身兼容性,便于种植更多的植物,且便于拆卸运输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种植架层数固定,难以拆卸运输,且难以调整所需层数进行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为本实用新型架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3为本实用新型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4为本实用新型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11、底架;12、支架;13、架支体;2、调节机构;21、转轴;22、架板;23、种植盒;24、漏水板;25、下支轴板;26、托柱;27、上支轴板;28、调柱;208、定位扣;29、扣槽;209、弹簧;3、多层拼接机构;31、下插柱;32、上卡柱;33、拼接槽;34、插块;35、抽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包括装置主体1、调节机构2和多层拼接机构3装置主体1包括底架11、支架12与架支体13;支架12固定连接在底架11的下端;架支体13设置在底架11的上端;装置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机构2;

调节机构2包括转轴21、架板22、种植盒23、漏水板24、下支轴板25、托柱26、上支轴板27、调柱28、定位扣208、扣槽29与弹簧209;转轴21插设在架支体13的内壁;架板22固定连接在转轴21的一端;种植盒23固定连接在架板22的上端;漏水板24插设在种植盒23的内部;下支轴板25固定连接在架支体13的内部;托柱26设置在下支轴板25的内部;上支轴板27固定连接在架板22的下端;调柱28插设在托柱26的内部;扣槽29设置在调柱28的内部;定位扣208插设在托柱26的内部,弹簧209套设在定位扣208的外侧,调柱28外表面与托柱26的内壁相配合,定位扣208的外表面与扣槽29相贴合,上支轴板27的内壁与调柱28的内壁相配合,弹簧209的内壁与定位扣208的外表面相配合,工作时,通过在底架11的下端安装支架12,使得对底架11的位置进行支撑,通过在底架11的上端设置架支体13,使得通过架支体13内壁连接的转轴21,带动架板22转动在架支体13的上端,通过架板22的上端安装种植盒23,将植物种植在种植盒23内部的漏水板24中,通过在架支体13的下端安装下支轴板25,在架板22下端安装上支轴板27,使得通过下支轴板25连接托柱26,通过调柱28连接调柱28,使得调柱28伸缩在托柱26的内部,带动架板22进行角度调节,通过调柱28的内部设置扣槽29,通过定位扣208插设在托柱26的内部连接在扣槽29内部,使得固定调柱28的位置,从而固定架板22调节的角度,通过在定位扣208的外侧套设弹簧209,使得带动定位扣208弹性插设的同时防止定位扣208丢失。

请参阅1、图2和图4为了提高装置主体1本身兼容性,便于种植更多的植物,且便于拆卸运输,在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多层拼接机构3,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多层拼接机构3,多层拼接机构3包括下插柱31、上卡柱32、拼接槽33、插块34与抽把35,下插柱31固定连接在架支体13的下端,上卡柱32固定连接在架支体13的上端,拼接槽33设置在下插柱31的内部,插块34插设在上卡柱32的内部,抽把35固定连接在插块34的一端下插柱31的外表面与上卡柱32的内壁相贴合,插块34的外表面与拼接槽33相贴合,工作时,通过在架支体13的下端安装下插柱31,在架支体13的上端安装上卡柱32,使得多组架支体13进行堆积安装,将下插柱31插设在上卡柱32中,将插块34插设在下插柱31内部的拼接槽33中,使得四组下插柱31与上卡柱32带动架支体13稳定拼接,通过抽把35使得便于将插块34抽出对下插柱31进行拆卸,便于调整装置主体1本身层数灵活性

工作原理:通过在装置主体1的上端安装调节机构2的结构设计,通过架支体13内壁连接的转轴21,带动架板22转动在架支体13的上端,通过架板22的上端安装种植盒23,将植物种植在种植盒23内部的漏水板24中,通过在架支体13的下端安装下支轴板25,在架板22下端安装上支轴板27,使得通过下支轴板25连接托柱26,通过调柱28连接调柱28,使得调柱28伸缩在托柱26的内部,带动架板22进行角度调节,通过定位扣208插设在托柱26的内部连接在扣槽29内部,使得固定调柱28的位置,从而固定架板22调节的角度,实现了快速对种植架角度调整,便于适应不同角度的光线进行种植,提高功能性的功能;

通过在装置主体1的上端安装多层拼接机构3的结构设计,将下插柱31插设在上卡柱32中,将插块34插设在下插柱31内部的拼接槽33中,使得四组下插柱31与上卡柱32带动架支体13稳定拼接,通过抽把35使得便于将插块34抽出对下插柱31进行拆卸,便于调整装置主体1本身层数灵活性,实现了提高装置主体1本身兼容性,便于种植更多的植物,且便于拆卸运输的功能,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

 

2

3

 

4

 

 
     2022234331159一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架.docx微信图片_20250513163142  111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