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

电 话:
联系人:科技成果转化
地 址:

成果介绍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充电桩本体以及设置于充电桩本体上端的显示屏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内插接有充电头,所述充电头与充电桩本体之间通过线束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前侧设置有收纳保护组件,所述收纳保护组件包括转动套设在支撑筒前端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呈环形设置的凸块,多个凸块的外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线束贯穿支撑筒缠绕在多个凸块的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筒的外端设置收纳保护组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对线束起到保护收纳的作用,经济实用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包括充电桩体(1)以及设置于充电桩本体(1)上端的显示屏(14)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前侧连接有插块(2),所述插块(2)内插接有充电头(3),所述充电头(3)与充电桩本体(1)之间通过线束(4)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前侧连接有支撑筒(5),所述支撑筒(5)的前侧设置有收纳保护组件(6),所述收纳保护组件(6)包括转动套设在支撑筒(5)前端的转盘(601),所述转盘(601)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呈环形设置的凸块(602),多个凸块(602)的外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盘(603),所述线束(4)贯穿支撑筒(5)缠绕在多个凸块(602)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5)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605),多个支撑杆(605)的内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扣环(604),所述线束(4)贯穿支撑扣环(6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位于转盘(601)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601)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内齿环(12),所述转动杆(9)延伸至内齿环(12)的内部且固定套设有与内齿环(12)啮合传动的齿轮(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机(10)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两个开关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散热网板,所述充电头(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3)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以及很普遍,为了正常的行驶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充电,因此充电桩是必不可少的,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在使用的时候,线束容易混乱,不仅给使用者带来麻烦,且会影响线束的使用寿命,中国专利网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22195157.0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在充电线缆上增设了魔术贴,方便对充电线缆进行捆扎,从而方便对充电线缆的整理布置,上述专利通过魔术贴捆扎,操作繁琐,且人们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不愿意动手操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魔术贴捆扎,操作繁琐,且人们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不愿意动手操作,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包括充电桩本体以及设置于充电桩本体上端的显示屏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内插接有充电头,所述充电头与充电桩本体之间通过线束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前侧设置有收纳保护组件,所述收纳保护组件包括转动套设在支撑筒前端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呈环形设置的凸块,多个凸块的外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线束贯穿支撑筒缠绕在多个凸块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的内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扣环,所述线束贯穿支撑扣环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转盘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内齿环,所述转动杆延伸至内齿环的内部且固定套设有与内齿环啮合传动的齿轮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设置有两个开关按钮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散热网板,所述充电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在支撑筒的前端设置收纳保护组件,使用该充电桩充电时,使电机的输出轴正向转动,带动带动转盘正向转动,从而将缠绕在多个凸块外侧的线束放开,可以选择距离进行充电,使用完成后再使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转动,带动转盘反向转动,从而将线束再次缠绕在多个凸块的外侧,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对线束起到保护收纳的作用;

2、通过在支撑筒的内侧设置多个,多个支撑杆的内端共同连接有支撑扣环,线束活动设置在支撑扣环内,这样不仅能够对线束起到支撑的作用,且使线束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正常的活动

附图说明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的立体图

21中收纳保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是本实用新型中内齿环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充电桩本体;2、插块;3、充电头;4、线束;5、支撑筒;6、收纳保护组件;601、转盘;602、凸块;603、限位盘;604、支撑扣环;605、支撑杆;9、转动杆;10、电机;11、齿轮;12、内齿环;13、把手;1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包括充电桩本体1以及设置于充电桩本体1上端的显示屏14充电桩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散热网板,散热网板分布在充电桩本体1的两侧,使充电桩本体1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充电桩本体1的前侧连接有插块2,插块2内插接有充电头3,充电头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3,把手13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充电头3与充电桩本体1之间通过线束4电性连接,充电桩本体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筒5,支撑筒5的前侧设置有收纳保护组件6,收纳保护组件6包括转动套设在支撑筒5前端的转盘601,转盘601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呈环形设置的凸块602,多个凸块602的外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盘603,线束4贯穿支撑筒5缠绕在多个凸块602的外侧,在不使用的时候对线束4起到收纳整理的作用;支撑筒5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605,多个支撑杆605的内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扣环604,线束4贯穿支撑扣环604,线束4活动设置在支撑扣环604内,且线束4在多个凸块602的内侧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从而不会出现缠绕的现象

具体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位于转盘601的后端,转盘601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内齿环12,转动杆9延伸至内齿环12的内部且固定套设有与内齿环12啮合传动的齿轮11,通过转动杆9转动带动齿轮11转动,齿轮11转动与内齿环12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转盘601转动,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电机10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充电桩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两个开关按钮,其中一个控制电机的输出轴正向转动,另一个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转动,通过设置为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

具体使用时,通过在支撑筒5的前端设置收纳保护组件6,使用该充电桩充电时,首先取下充电头3,然后启动电机10,使电机10的输出轴正向转动,带动转动杆9正向转动,转动杆9正向转动通过齿轮11与内齿环12啮合传动带动转盘601正向转动,从而将缠绕在多个凸块602外侧的线束4放开,可以选择距离进行充电,使用完成后,再使电机10的输出轴反向转动,带动转盘601反向转动,从而将线束4再次缠绕在多个凸块602的外侧,缠绕2-4圈就可以将线束4完全收起,因此线束4的内端不会出现缠绕扭死的现象;通过在支撑筒5的内侧设置多个606,多个支撑杆605的内端共同连接有支撑扣环604,线束4活动设置在支撑扣环604内,这样不仅能够对线束4起到支撑的作用,且使线束4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正常的活动,整个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快速收放线束,节约人们的充电操作时间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1

 

 

 

 

 

 

2

 

 

 

 

 

 

 

 

 

 

 

 

 

 

3

 

      2022233136604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doc

 
微信图片_2025051515555844444444444444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