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多功能鱼缸
成果介绍
1. 一种多功能鱼缸,其特征是,包括有:
主体部分(1)和转动机构(2),主体部分(1)顶部转动式设有转动机构(2);
固定装置(3),转动机构(2)与主体部分(1)之间连接有固定装置(3)。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鱼缸,其特征是,主体部分(1)包括有:
底座(111),底板(14)底部设有底座(111);
侧板(16),底板(14)顶部两侧对称式设有侧板(16),侧板(16)侧部与转动机构(2)连接;
主板(11),侧板(16)两侧均开有固定槽,底板(14)顶部两侧对称式放置有主板(11);
固定块(15),前侧的主板(11)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块(15);
固定柱(110),固定块(15)后部连接有固定柱(110),后侧的主板(11)两侧也对称设有固定柱(110),固定柱(110)分别在固定槽上滑动;
提手(13),主板(11)顶部中间均设有提手(13)。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鱼缸,其特征是,转动机构(2)包括有:
转动套(23),侧板(16)左侧上部连接有转动套(23);
转动轴(22),转动套(23)内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轴(22);
转动块(24),转动轴(22)两侧均设有转动块(24);
盖子(21),转动块(24)之间连接有盖子(21),盖子(21)位于侧板(16)上。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鱼缸,其特征是,固定装置(3)包括有:
拉环(32),盖子(21)远离转动套(23)一侧设有拉环(32);
拉杆(31),拉环(32)上转动式设有拉杆(31);
握把(33),拉杆(31)上设有握把(33);
卡扣(34),侧板(16)靠近握把(33)一侧上设有卡扣(34),握把(33)与卡扣(34)卡接配合。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鱼缸,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滑动机构(4),滑动机构(4)包括有:
挡板(41),底板(14)底部间隔性开有通孔(12),底板(14)底部内开有第一凹槽(17),第一凹槽(17)内部滑动式设有挡板(41);
挡块(42),挡板(41)底部右侧设有挡块(42);
第二凹槽(19),主板(11)与底板(14)之间两侧均开有第二凹槽(19),第二凹槽(19)内放置有防水板(43);
把手(44),防水板(43)右侧设有把手(44)。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鱼缸,其特征是,转动机构(2)还包括有:
料斗(26),盖子(21)底部右侧设有料斗(26),盖子(21)右侧开有料孔(25),料斗(26)位于料孔(25)下方。
一种多功能鱼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鱼缸。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鱼缸往往只有最基本的装鱼功能,鱼缸的容积无法改变,在需要容纳数量较多的鱼时,只能增加鱼缸的数量,不利于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且没有排水功能,换水时需要先将鱼取出,然后水倒出,再进行换水,比较不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鱼缸遇到的容积无法改变和无法排水的问题,研发一种可以改变容积且具有排水功能的多功能鱼缸。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鱼缸无法改变容积且无法排水的缺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由改变容积、具有排水功能的多功能鱼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鱼缸,包括有:
主体部分和转动机构,主体部分顶部转动式设有转动机构;
固定装置,转动机构与主体部分之间连接有固定装置。
更为优选的是,主体部分包括有:
底座,底板底部设有底座;
侧板,底板顶部两侧对称式设有侧板,侧板侧部与转动机构连接;
主板,侧板两侧均开有固定槽,底板顶部两侧对称式放置有主板;
固定块,前侧的主板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块;
固定柱,固定块后部连接有固定柱,后侧的主板两侧也对称设有固定柱,固定柱分别在固定槽上滑动;
提手,主板顶部中间均设有提手。
更为优选的是,转动机构包括有:
转动套,侧板左侧上部连接有转动套;
转动轴,转动套内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轴;
转动块,转动轴两侧均设有转动块;
盖子,转动块之间连接有盖子,盖子位于侧板上。
更为优选的是,固定装置包括有:
拉环,盖子远离转动套一侧设有拉环;
拉杆,拉环上转动式设有拉杆;
握把,拉杆上设有握把;
卡扣,侧板靠近握把一侧上设有卡扣,握把与卡扣卡接配合。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有:
挡板,底板底部间隔性开有通孔,底板底部内开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部滑动式设有挡板;
挡块,挡板底部右侧设有挡块;
第二凹槽,主板与底板之间两侧均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放置有防水板;
把手,防水板右侧设有把手。
更为优选的是,转动机构还包括有:
料斗,盖子底部右侧设有料斗,盖子右侧开有料孔,料斗位于料孔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拆卸主板,可以将多个鱼缸拼接在一起,然后再将主板装上,从而可以增加鱼缸的体积,从而满足不同人的养鱼需求。
2、人们可以通过拉动挡块,使得水可以从通孔当中流出,便于人们排水和注水,方便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部分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拼接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主体部分,11、主板,12、通孔,13、提手,14、底板,15、固定块,16、侧板,17、第一凹槽,19、第二凹槽,110、固定柱,111、底座,2、转动机构,21、盖子,22、转动轴,23、转动套,24、转动块,25、料孔,26、料斗,3、固定装置,31、拉杆,32、拉环,33、握把,34、卡扣,4、滑动机构,41、挡板,42、挡块,43、防水板,4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鱼缸,如图1所示,包括有主体部分1、转动机构2和固定装置3,主体部分1顶部转动式设有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右侧与主体部分1之间连接有固定装置3。
在使用该设备时,先将固定装置3旋转,使得固定装置3与转动机构2脱离配合,再用手提起转动机构2,此时鱼缸处于开启状态,然后将主体部分1注水,再将鱼放入主体部分1,然后旋转转动机构2复位,再将固定装置3旋转进行固定,此时鱼缸处于关闭状态。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4所示,主体部分1包括有主板11、提手13、底板14、固定块15、侧板16、固定柱110和底座111,底板14底部设有底座111,底板14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侧板16,侧板16左侧上部与转动机构2连接,侧板16前部左右两侧均开有固定槽,侧板16后部左右两侧相对也开有固定槽,底板14顶部前后两侧对称式放置有主板11,前侧的主板11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后部连接有固定柱110,后侧的主板1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柱110,固定柱110分别在固定槽上滑动,主板11顶部中间均设有提手13。
在使用该设备时,将第一鱼缸后侧的提手13提起,提手13向上移动带动第一鱼缸后侧的主板11向上移动,再将第二鱼缸前侧的提手13提起,提手13向上移动带动第二鱼缸前侧的主板11向上移动,然后将第二鱼缸放置在第一鱼缸后方,将第一鱼缸后侧的固定柱110与第二鱼缸前侧的固定槽进行配合,完成鱼缸的拼接,从而增加鱼缸的容积。
转动机构2包括有盖子21、转动轴22、转动套23、转动块24和料斗26,侧板16左侧上部连接有转动套23,转动套23内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轴22,转动轴22前后两侧均设有转动块24,转动块24之间连接有盖子21,盖子21位于侧板16上侧。
需要打开盖子21时,用手拉动固定装置3的部件,使转动块24转动,转动块24转动带动转动轴22在转动套23内转动,转动轴22转动带动盖子21转动,这样就可以打开盖子21,盖子21为透明玻璃材质,这样便于人们观察鱼的动态。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5-9所示,固定装置3包括有拉杆31、拉环32、握把33和卡扣34,盖子21右侧中部设有拉环32,拉环32上转动式设有拉杆31,拉杆31上设有握把33,侧板16右侧上部设有卡扣34,握把33与卡扣34卡接配合。
在喂食完成后,将握把33向下转动,握把33转动带动拉杆31在拉环32内转动,然后将握把33与卡扣34配合,起到固定的作用,此时鱼缸处于关闭状态,在下次需要喂食时,将握把33向上转动,握把33转动带动拉杆31在拉环32内转动,使握把33脱离与卡扣34的配合,然后进行喂食。
还包括有滑动机构4,滑动机构4包括有挡板41、挡块42、防水板43和把手44,底板14底部间隔性开有通孔12,底板14底部内开有第一凹槽17,第一凹槽17内部滑动式设有挡板41,挡板41底部右侧设有挡块42,主板11与底板14之间前后两侧均开有第二凹槽19,第二凹槽19内放置有防水板43,防水板43右侧设有把手44。
在鱼缸拼接完成后,将防水板43放入第一鱼缸后侧与第二鱼缸前侧底部第二凹槽19内,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在使用完成后,可以用手拿住把手44,将防水板43从第二凹槽19内移动取出,在需要排水时,用手拿住挡块42,从将挡块42向右提出,从而带动挡板41从鱼缸底部的第一凹槽17内向右抽出,此时水会从底板14上的通孔12内流出,排水完毕后,再用手拿住挡块42,将挡块42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挡板41在鱼缸底部的第一凹槽17内向左移动复位,就可以进行注水。
转动机构2还包括有料斗26,盖子21底部右侧设有料斗26,盖子21右侧开有料孔25,料斗26位于料孔25下方。
在使用该设备时,将饲料从料孔25内导入,使饲料存储在料斗26内,需要喂食时,打开盖子21,使料斗26倾斜将饲料倒出进行喂食,此时鱼缸处于开启状态,喂食完成后,再将转动块24转动,转动块24转动带动转动轴22在转动套23内转动,转动轴22转动带动盖子21转动复位,此时鱼缸处于关闭状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