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统

电 话:
联系人:科技成果转化
地 址:

成果介绍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4282620 U

(45)授权公告日 2021.09.28


(21)申请号 202022623605.X

(22)申请日 2020.11.13

(73)专利权人 白辉辉

地址 719000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高

新开发区沙河路14号

(72)发明人 白辉辉

(51)Int.Cl .

A01G 31/02 (2006.01)

A01G 31/00 (2018.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 绿肥间作栽培系统,包括复垦地、无土栽培作物 和绿肥作物,所述无土栽培作物的外壁下方设置 有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料箱、连管、进水 管、三通、单向阀和箱盖,多个所述料箱分别固接 在复垦地的上方内部,所述料箱的上端放置有箱 盖,所述箱盖的内壁内部与无土栽培作物的茎部 固定相连。该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 统,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连管、料 箱、无土栽培作物、竖管、喷头和绿肥作物之间的 配合,在降雨情况下,无土栽培作物处的营养液 也不会被冲刷掉,避免了栽培系统无法先满足无 土栽培作物处的营养液再对绿肥作物进行营养 补充导致无土栽培作物容易出现营养不足的问 题。

 

  


1.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统,包括复垦地(1)、无土栽培作物(7)和绿

肥作物(8),所述复垦地(1)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无土栽培作物(7),多组所述无土栽培作物 (7)的内侧均设置有多组绿肥作物(8),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土栽培作物(7)的外壁下方设置 有供水组件(2);

所述供水组件(2)包括料箱(201)、连管(202)、进水管(203)、三通(204)、单向阀(205) 和箱盖(206);

多个所述料箱(201)分别固接在复垦地(1)的上方内部,所述料箱(201)的上端放置有 箱盖 (206),所述箱盖 (206)的内壁内部与无土栽培作物(7)的茎部固定相连,所述料箱 (201)的下端均固定连通有连管(202),所述连管(202)的外壁安装有单向阀(205),所述连 (202)的下端均通过三通(204)与进水管(20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连管(202)的竖直中心与料箱(201)的竖直中心位置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复垦地(1)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组件(3);

所述喷淋组件(3)包括进水口(301)、竖管(302)、喷头(303)、顶板(304)、横管(305)、波 纹管(306)和水泵(307);

多个所述进水口(301)分别位于料箱(201)的上方内部左右两侧,所述进水口(301)的 上端通过竖管(302)与横管(305)相连通,所述竖管(302)均与料箱(201)固定相连,所述竖 (302)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水泵(307),所述竖(302)的上方内部安装有波纹管(306),所 述横管(305)的内侧均固定连通有顶板(304),所述顶板(304)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多个喷头 (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喷头(303)与绿肥作物(8)的数量和相对位置相互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顶板(304)的下端安装有调整组件(4);

所述调整组件(4)包括竖杆(401)、轴承(402)、转把(403)、底板(404)、套筒(405)和螺 纹杆(406);

所述竖杆(401)的上端均通过轴承(402)与顶板(304)转动相连,所述竖杆(401)的外壁 上方固接有多个转把(403),所述竖杆(401)的下端内部螺纹相连有螺纹杆(406),所述螺纹 (406)的下端与底板(404)转动相连,所述底板(404)的上端外侧固接有套筒(405),所述 套筒(405)与竖杆(401)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无土栽培作物(7)的上方均设置有法兰(6),所述法兰(6)的外侧均与横管(305)固定相连, 所述法兰(6)的外侧内部设置有多个螺栓(5),所述螺栓(5)与法兰(6)紧密贴合。


 

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   土地复垦,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的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 术过程,通常可利用无土栽培与绿肥进行复垦恢复,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 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绿肥是用绿色植物体制成 的肥料,绿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种绿肥不仅是增辟肥源的有效方法,对改良土壤 也有很大作用,虽然现有技术能够通过利用无土栽培与绿肥进行复垦土壤改良,但是现有 技术存在栽培系统无法先满足无土栽培作物处的营养液再对绿肥作物进行营养补充导致 无土栽培作物容易出现营养不足的问题,同时仍存在栽培系统的喷淋部分不便于随作物的 生长进行高度调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统,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栽培系统无法先满足无土栽培作物处的营养液再对绿肥作物进行营 养补充导致无土栽培作物容易出现营养不足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 作栽培系统,包括复垦地、无土栽培作物和绿肥作物,所述复垦地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无土栽 培作物,多组所述无土栽培作物的内侧均设置有多组绿肥作物,所述无土栽培作物的外壁 下方设置有供水组件;

[0005]   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料箱、连管、进水管、三通、单向阀和箱盖;

[0006]   多个所述料箱分别固接在复垦地的上方内部,所述料箱的上端放置有箱盖,所述 箱盖的内壁内部与无土栽培作物的茎部固定相连,所述料箱的下端均固定连通有连管,所 述连管的外壁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连管的下端均通过三通与进水管相连通。

[0007]   优选的,所述连管的竖直中心与料箱的竖直中心位置一致。

[0008]   优选的,所述复垦地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组件;

[0009]   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进水口、竖管、喷头、顶板、横管、波纹管和水泵;

[0010]   多个所述进水口分别位于料箱的上方内部左右两侧,所述进水口的上端通过竖管 与横管相连通,所述竖管均与料箱固定相连,所述竖管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竖管的 上方内部安装有波纹管,所述横管的内侧均固定连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固定连通有 多个喷头。

[0011]   优选的,所述喷头与绿肥作物的数量和相对位置相互对应。

[0012]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下端安装有调整组件;

[0013]   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竖杆、轴承、转把、底板、套筒和螺纹杆;


[0014]   所述竖杆的上端均通过轴承与顶板转动相连,所述竖杆的外壁上方固接有多个转

把,所述竖杆的下端内部螺纹相连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底板转动相连,所述底板 的上端外侧固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竖杆相贴合。

[0015]   优选的,所述无土栽培作物的上方均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外侧均与横管固定 相连,所述法兰的外侧内部设置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与法兰紧密贴合。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 系统,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7]   通过连管、料箱、无土栽培作物、竖管、横管、喷头和绿肥作物之间的配合营养液可 先通过连管注入料箱的内部,满足无土栽培作物的需求,待营养液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营 养液可通过竖管、横管和顶板输送至喷头处喷出,实现向绿肥作物进行营养液喷淋,在降雨 情况下,无土栽培作物处的营养液也不会被冲刷掉,避免了栽培系统无法先满足无土栽培 作物处的营养液再对绿肥作物进行营养补充导致无土栽培作物容易出现营养不足的问题。

[0018]   通过无土栽培作物、绿肥作物、转把、竖杆、螺纹杆、顶板、喷头和横管之间的配合, 随着无土栽培作物和绿肥作物不断生长,其高度不断增长,此时使用者可同时手动转动转 把,使转把带动竖杆进行转动,由于竖杆与螺纹杆的配合,使竖杆即可带动顶板向上移动, 实现喷淋部分的高度调整,避免了现有栽培系统的喷淋部分不便于随作物的生长进行高度 调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   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   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1]   3为图2中顶板、横管和竖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4为图1中竖管、箱盖和料箱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复垦地,2、供水组件,201、料箱,202、连管,203、进水管,204、三通,205、单 向阀,206、箱盖,3、喷淋组件,301、进水口,302、竖管,303、喷头,304、顶板,305、横管,306、 波纹管,307、水泵,4、调整组件,401、竖杆,402、轴承,403、转把,404、底板,405、套筒,406、 螺纹杆,5、螺栓,6、法兰,7、无土栽培作物,8、绿肥作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 培系统,包括复垦地1、无土栽培作物7和绿肥作物8,复垦地1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无土栽培作 7,多组无土栽培作物7的内侧均设置有多组绿肥作物8,无土栽培作物7的外壁下方设置 有供水组件2,供水组件2包括料箱201、连管202、进水管203、三通204、单向阀205和箱盖

206,多个料箱201分别固接在复垦地1的上方内部,料箱201的上端放置有箱盖206,箱盖206 的下端加工有便于放置的斜面,箱盖206的内壁内部与无土栽培作物7的茎部固定相连,无


土栽培作物7的根部位于料箱201的营养液液面以下,料箱201的下端均固定连通有连管

202,连管202的外壁安装有单向阀205,连管202的下端均通过三通204与进水管203相连通, 进水管303可通过连管202向料箱201输送营养液,连管202的竖直中心与料箱201的竖直中 心位置一致。

[0026]   复垦地1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组件3,喷淋组件3包括进水口301、竖管302、喷头303、 顶板304、横管305、波纹管306和水泵307,多个进水口301分别位于料箱201的上方内部左右 两侧,料箱201的内部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营养液可通过进水口301向上输送,进水口301的 上端通过竖管302与横管305相连通,竖管302均与料箱201固定相连,竖管302的上端内部安 装有水泵307,竖管302的上方内部安装有波纹管306,横管305的内侧均固定连通有顶板

304,竖管302可通过横管305和顶板304输送至喷头303处喷出,顶板304的下端固定连通有 多个喷头303,喷头303与绿肥作物8的数量和相对位置相互对应。

[0027]   顶板304的下端安装有调整组件4,调整组件4包括竖杆401、轴承402、转把403、底 404、套筒405和螺纹杆406,竖杆401的上端均通过轴承402与顶板304转动相连,竖杆401 的外壁上方固接有多个转把403,竖杆401的下端内部螺纹相连有螺纹杆406,竖杆401转动 可在螺纹杆406的外壁进行移动,螺纹杆406的下端与底板404转动相连,底板404的上端外 侧固接有套筒405,套筒405与竖杆401相贴合,无土栽培作物7的上方均设置有法兰6,法兰6 的外侧均与横管305固定相连,多段横管305可通过法兰6进行组装连接,法兰6的外侧内部 设置有多个螺栓5,螺栓5与法兰6紧密贴合。

[0028]   当需要此复垦地无土栽培与绿肥间作栽培系统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可将多组料箱 201按一定间隔预埋在复垦地1的内部,随后使用者可将固定有无土栽培作物7的箱盖205安 装在料箱201的上方,使无土栽培作物7的根部位于料箱201的内部,最后在多组无土栽培作 7的内侧种植多组绿肥作物8,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将营养液通过进水管203注入,营 养液可先通过连管202注入料箱201的内部,满足无土栽培作物7的需求,待营养液液面达到 一定高度后,在水泵307的作用下,营养液可通过竖管302、横管305和顶板304输送至喷头 303处喷出,实现向绿肥作物8进行营养液喷淋,由于无土栽培作物7的价格和重要性相较于 一般的绿肥作物8要高许多,因此此种方式的设计先满足了无土栽培作物7营养液的需求, 同时在降雨情况下,无土栽培作物7处的营养液也不会被冲刷掉,避免了栽培系统无法先满 足无土栽培作物处的营养液再对绿肥作物进行营养补充导致无土栽培作物容易出现营养 不足的问题,同时随着无土栽培作物7和绿肥作物8不断生长,其高度不断增长,此时使用者 可同时手动转动转把403,使转把403带动竖杆401进行转动,由于竖杆401与螺纹406的配 合,使竖杆401即可带动顶板304向上移动,实现喷淋部分的高度调整,避免了现有栽培系统 的喷淋部分不便于随作物的生长进行高度调整的问题。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 另一端一侧顶部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安装设置连接 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

 

 

 

2


 

 

3


4     202022623605.X.pdf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