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
成果介绍
CN 211498666 U
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抽气泵(3)和充电电池(1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左上端贯穿连接有喷头(2),且喷头(2)的左端连接有抽气泵(3),所述抽气泵(3)的下端连接有管道(4),且管道(4)的下端贯穿外壳(1)与吸管头(6)相连接,所述外壳(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把手(5),且外壳(1)的下端拐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所述外壳(1)的下端贯穿连接有毛刷(8),且毛刷(8)的外表面与齿轮(7)一体化连接,并且最左侧的毛刷(8)的上端与皮带(9)传动连接,所述齿轮(7)的上侧设置有螺旋压缩杆(11),且螺旋压缩杆(11)的上端设置有下滑板(12),所述下滑板(12)的上方设置有切割刀盘(13),且切割刀盘(13)在外壳(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所述切割刀盘(13)的单体之间通过调节带(14)相连接,且切割刀盘(13)的上侧设置有烘干板(15),所述烘干板(1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6),且加热管(16)的右下端电性连接有充电电池(17),所述烘干板(15)的右端开设有卡槽(19),且卡槽(19)上卡合连接有挡板(18),并且挡板(18)贯穿在外壳(1)的右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7)的单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毛刷(8)通过齿轮(7)在外壳(1)的下侧构成旋转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8)的下表面与万向轮(10)的下端切线为同一条直线,且毛刷(8)在外壳(1)的下端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板(12)在外壳(1)的内部呈倾斜设置,且下滑板(12)的左端与螺旋压缩杆(11)的左端开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盘(13)的单体之间通过调节带(14)构成转动结构,且调节带(14)呈横放的“8”字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板(15)在外壳(1)的内部呈倾斜设置,且烘干板(15)的内部呈曲线型分布有加热管(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园林绿化垃圾的主要源头是公园、景区、苗圃、花卉市场、道路两侧的绿化地中树、草、花的自然凋落或在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植物残体以及果皮等绿化垃圾,需要对其进行清理,保持环境的干净性。
[0003] 但是,一般的园林绿化的垃圾存放在垃圾桶中,通过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容易污染环境,不方便使用,以及不方便对垃圾进行粉碎压缩和烘干,从而不方便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抽气泵和充电电池,所述外壳的内部左上端贯穿连接有喷头,且喷头的左端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下端连接有管道,且管道的下端贯穿外壳与吸管头相连接,所述外壳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且外壳的下端拐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外壳的下端贯穿连接有毛刷,且毛刷的外表面与齿轮一体化连接,并且最左侧的毛刷的上端与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的上侧设置有螺旋压缩杆,且螺旋压缩杆的上端设置有下滑板,所述下滑板的上方设置有切割刀盘,且切割刀盘在外壳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所述切割刀盘的单体之间通过调节带相连接,且切割刀盘的上侧设置有烘干板,所述烘干板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右下端电性连接有充电电池,所述烘干板的右端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上卡合连接有挡板,并且挡板贯穿在外壳的右上端。
[0006] 所述齿轮的单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毛刷通过齿轮在外壳的下侧构成旋转结构。
[0007] 所述毛刷的下表面与万向轮的下端切线为同一条直线,且毛刷在外壳的下端等间距设置。
[0008] 所述下滑板在外壳的内部呈倾斜设置,且下滑板的左端与螺旋压缩杆的左端开口相连通。
[0009] 所述切割刀盘的单体之间通过调节带构成转动结构,且调节带呈横放的“8”字型结构。
[0010] 所述烘干板在外壳的内部呈倾斜设置,且烘干板的内部呈曲线型分布有加热管。
[0011] 有益效果是:
[0012] 1.设有切割刀盘和烘干板,绿化垃圾进入到烘干板上,通过开启充电电池,被加热管进行加热烘干,在切割刀盘的粉碎下,便于减小占用空间,方便后期处理;
[0013] 2.设有螺旋压缩杆和下滑板,下滑板呈倾斜设置,从而便于碎屑垃圾滑落到螺旋压缩杆的内部,在螺旋压缩杆的搅拌下,便于对垃圾进行挤压压缩,从外壳的右端挤出,方便收集处理;
[0014] 3.设有吸管头和毛刷,吸管头对地面的垃圾进行吸收,同时毛刷对地面的垃圾进行清扫,从而便于保持地面的清洁性,方便处理。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干板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切割刀盘和调节带连接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喷头2、抽气泵3、管道4、把手5、吸管头6、齿轮7、毛刷8、皮带9、万向轮10、螺旋压缩杆11、下滑板12、切割刀盘13、调节带14、烘干板15、加热管16、充电电池17、挡板18和卡槽19,外壳1的内部左上端贯穿连接有喷头2,且喷头2的左端连接有抽气泵3,抽气泵3的下端连接有管道4,且管道4的下端贯穿外壳1与吸管头6相连接,外壳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把手5,且外壳1的下端拐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外壳1的下端贯穿连接有毛刷8,且毛刷8的外表面与齿轮7一体化连接,并且最左侧的毛刷8的上端与皮带9传动连接,齿轮7的上侧设置有螺旋压缩杆11,且螺旋压缩杆11的上端设置有下滑板12,下滑板12的上方设置有切割刀盘13,且切割刀盘13在外壳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切割刀盘13的单体之间通过调节带14相连接,且切割刀盘13的上侧设置有烘干板15,烘干板1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6,且加热管16的右下端电性连接有充电电池17,烘干板15的右端开设有卡槽19,且卡槽19上卡合连接有挡板18,并且挡板18贯穿在外壳1的右上端。
[0020] 如图1中齿轮7的单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毛刷8通过齿轮7在外壳1的下侧构成旋转结构,方便对地面的垃圾进行清扫,方便处理,如图1中毛刷8的下表面与万向轮10的下端切线为同一条直线,且毛刷8在外壳1的下端等间距设置,便于充分的接触地面,便于清扫处理。
[0021] 如图1中下滑板12在外壳1的内部呈倾斜设置,且下滑板12的左端与螺旋压缩杆11的左端开口相连通,方便收集垃圾,便于集中处理,如图1和图3中切割刀盘13的单体之间通过调节带14构成转动结构,且调节带14呈横放的“8”字型结构,方便带动切割刀盘13进行反向转动,从而便于对垃圾进行充分的粉碎。
[0022] 如图1和图2中烘干板15在外壳1的内部呈倾斜设置,且烘干板15的内部呈曲线型分布有加热管16,方便干燥垃圾,便于处理,防止霉变。
[0023] 在使用该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时,首先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将与切割刀盘13连接的电机开关、与螺旋压缩杆11连接的电机开关以及与皮带9连接的电机开关全部打开,推动把手5带动外壳1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在毛刷8的转动下,方便对地面进行清扫,同时在吸管头6的吸收下,方便吸收树叶等垃圾,通过喷头2排放到烘干板15上,在加热管16的加热下,方便烘干处理,手动向上拉动挡板18,从而便于垃圾进入到切割刀盘13处进行粉碎,在通过下滑板12进入到螺旋压缩杆11的内部进行搅拌压缩,最后从外壳1的右侧排出,方便收集处理,以及以上所使用的电机的型号为XD-60KTYZ,方便调节正反转,这就是园林绿化专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使用的整个过程。
[0024]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