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
成果介绍
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
CN 211378704 U
授权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201921758135.9
申请日:2019.10.20
专利权人:晋江市东亨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362212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池店镇桥南百捷华府5栋1102
发明人:朱倩
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汤东凤
Int.Cl.: A01B 49/06(2006.01) B01F 7/04(2006.01) B01F 13/00(2006.01)
摘要: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包括外壳、电动伸缩杆、挖土器和料箱,所述外壳的左右两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限位环的内部穿插有第一轴杆,且第一轴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表面贴合有固定板,所述连接杆的右端焊接有料箱,所述料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杆,且第二轴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轴杆的下方设置有焊接在料箱内壁上的横板,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堵块;该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可以在施肥前对土壤进行翻动,从而确保肥料与土壤充分接触,并且在翻动土壤的同时可以对肥料进行搅拌混合。
权利要求书
- 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包括外壳(1)、电动伸缩杆(6)、挖土器(7)和料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且外壳(1)的内部左端焊接有限位环(3),所述限位环(3)的内部穿插有第一轴杆(4),且第一轴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5),所述第一齿盘(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且电动伸缩杆(6)的底端焊接有挖土器(7),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外表面贴合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右端焊接有料箱(10),且料箱(10)的顶端安装有进料口(11),并且进料口(11)的内部卡合有过滤板(12),所述料箱(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杆(13),且第二轴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14),所述第二轴杆(13)的下方设置有焊接在料箱(10)内壁上的横板(15),且横板(15)的下表面连接有调节杆(16),所述调节杆(16)的外表面套接有堵块(17),且堵块(17)的下方设置有开设在料箱(10)底部的出料管(18),并且出料管(18)的底端穿插在外壳(1)的外部。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盘(5)和第二齿盘(14)的纵切面均呈梯形结构,且第一齿盘(5)和第二齿盘(14)组合构成锥齿轮结构。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的横切面中间位置呈半圆形结构,且固定板(8)关于连接杆(9)前后对称设置,并且固定板(8)单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杆(13)的右半部分外表面呈矩形凸出状结构,且该凸出状结构位于料箱(10)的内部,并且第二轴杆(13)、第二齿盘(14)和第一齿盘(5)组合构成连动结构。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6)的外表面呈螺纹状结构,且堵块(17)在调节杆(16)上为滑动结构,并且堵块(17)的下表面直径尺寸与出料管(18)顶端的直径尺寸相同。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周边环境的地形进行改造,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美感,被称之为园林绿化,而园林绿化离不开植物,为了使得植物可以进行正常的生长,会采用施肥装置来对植物进行施肥。
但是市面上现有的施肥装置在使用时,仅仅是单纯的将肥料喷洒在地面上,导致肥料与土壤之间的接触不够充分,且整体连动性不高,需要不同的驱动装置来分别控制内部部件工作,所以现开发出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肥料与土壤之间充分接触的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包括外壳、电动伸缩杆、挖土器和料箱,所述外壳的左右两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外壳的内部左端焊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穿插有第一轴杆,且第一轴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底端焊接有挖土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表面贴合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焊接有料箱,且料箱的顶端安装有进料口,并且进料口的内部卡合有过滤板,所述料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杆,且第二轴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轴杆的下方设置有焊接在料箱内壁上的横板,且横板的下表面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堵块,且堵块的下方设置有开设在料箱底部的出料管,并且出料管的底端穿插在外壳的外部。
所述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的纵切面均呈梯形结构,且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组合构成锥齿轮结构。
所述固定板的横切面中间位置呈半圆形结构,且固定板关于连接杆前后对称设置,并且固定板单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所述第二轴杆的右半部分外表面呈矩形凸出状结构,且该凸出状结构位于料箱的内部,并且第二轴杆、第二齿盘和第一齿盘组合构成连动结构。
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呈螺纹状结构,且堵块在调节杆上为滑动结构,并且堵块的下表面直径尺寸与出料管顶端的直径尺寸相同。
有益效果是:
- 挖土器位于出料管的前侧,在该装置行进时,先通过挖土器升降转动,可以对土壤进行翻动,从而使得后续喷洒的肥料能够与土壤充分的接触混合;
- 在挖土器转动的时候,通过锥齿轮传动结构,可以使得第二轴杆同时转动,此时第二轴杆的右半部分就会对料箱内部的肥料进行搅拌混合;
- 在挖土器挖土时,由于固定板的中间部分横切面呈半圆形结构,所以可以通过固定板对电动伸缩杆的表面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避免在挖土时,挖土器出现晃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料箱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堵块和出料管分离状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包括外壳1、安装板2、限位环3、第一轴杆4、第一齿盘5、电动伸缩杆6、挖土器7、固定板8、连接杆9、料箱10、进料口11、过滤板12、第二轴杆13、第二齿盘14、横板15、调节杆16、堵块17和出料管18,外壳1的左右两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且外壳1的内部左端焊接有限位环3,限位环3的内部穿插有第一轴杆4,且第一轴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5,第一齿盘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且电动伸缩杆6的底端焊接有挖土器7,电动伸缩杆6的外表面贴合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
连接杆9的右端焊接有料箱10,且料箱10的顶端安装有进料口11,并且进料口11的内部卡合有过滤板12,料箱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杆13,且第二轴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14,第二轴杆13的右半部分外表面呈矩形凸出状结构,且该凸出状结构位于料箱10的内部,并且第二轴杆13、第二齿盘14和第一齿盘5组合构成连动结构,这样不仅便于对肥料进行充分搅拌,同时也可以在搅拌是带动挖土器7进行工作,第二轴杆13的下方设置有焊接在料箱10内壁上的横板15,且横板15的下表面连接有调节杆16,调节杆16的外表面呈螺纹状结构,且堵块17在调节杆16上为滑动结构,并且堵块17的下表面直径尺寸与出料管18顶端的直径尺寸相同,堵块17可以将出料管18封堵住,而利用调节杆16的转动,便于带动堵块17移动,调节杆16的外表面套接有堵块17,且堵块17的下方设置有开设在料箱10底部的出料管18,并且出料管18的底端穿插在外壳1的外部。
如图1和图4中第一齿盘5和第二齿盘14的纵切面均呈梯形结构,且第一齿盘5和第二齿盘14组合构成锥齿轮结构,这样就便于在搅拌肥料的同时,控制挖土器7进行挖土。
如图1和图2中固定板8的横切面中间位置呈半圆形结构,且固定板8关于连接杆9前后对称设置,并且固定板8单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通过固定板8的固定,使得挖土器7在进行挖土时,不会因为阻力而出现晃动等现象。
在使用该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时,首先通过图1所示安装在安装板2底部的滚轮,可以推动该装置行进,在行进的过程中,通过安装在外壳1上表面的驱动马达控制第一轴杆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盘5转动,在此过程中,限位环3对第一轴杆4进行限位,避免其晃动。
在第一齿盘5转动时,由于其与另一个第一齿盘5和第二齿盘14如图4所示连接,所以电动伸缩杆6和第二轴杆13均同时转动,而第二轴杆13则通过密封圈与料箱10进行密封连接。
在电动伸缩杆6转动的同时,其可以带动挖土器7转动,以对土壤进行翻动,而电动伸缩杆6被图2所示的固定板8固定住,可以避免晃动偏移,同时第二轴杆13转动,对料箱10内部的肥料进行搅拌,确保其内部组合物料充分的混合。
在该装置的行进过程中,可以通过安装在横板15内部的驱动马达控制调节杆16转动,从而使得堵块17与出料管18分离,移动到图3所示的位置,此时肥料将会洒出,滴落在被翻动的土壤上,这就是该园林绿化用土地施肥装置使用的整个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