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实用新型专利
(10) 授权公告号 CN 216223377 U
(45) 授权公告日 2022.04.08
(21) 申请号 202122971973.8
(22) 申请日 2021.11.30
(73) 专利权人 江苏博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南高新区学海路大数据产业园A-1南楼2001、2002室(CNK)
(72) 发明人 张浩
(51) Int.Cl.
- B01D 46/02 (2006.01)
- B01D 46/04 (2006.01)
- B01D 46/48 (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包括箱体和转轴,所述箱体的内部底面开设有与分隔板底部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分隔板的前后两端分别抵接于箱体的内壁,所述箱体的内部靠近进料口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一侧开设有与转轴直径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转轴的一端螺丝连接有分流拨杆,所述转轴远离分流拨杆的一端贯穿于箱体的一侧和嵌入于第一凹槽,所述转轴的外壁对称焊接有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 在除尘器清理灰尘过程中,当第一集尘箱收集灰尘满时,转动分流拨杆,将灰尘引入第二集尘桶,然后将第一集尘桶灰尘进行处理,实现了不停机工作,有效的提高了除尘工作效率。
CN 216223377 U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16223377 U 1/1页
- 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包括箱体(3)和转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17),所述箱体(3)的内部中心处卡接有分隔板(15),所述分隔板(15)的前后两端分别抵接于箱体(3)的内壁,所述箱体(3)的内部底面开设有与分隔板(15)底部相匹配的卡槽(19),所述分隔板(15)的两侧分别放置有第一集尘桶(1)和第二集尘桶(2)。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顶端两侧安装有玻璃窗口(18),所述箱体(3)底端的四个边角分别安装有万向轮(12)。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内部四个边角分别固定有三角垫块(11),所述第一集尘桶(1)和第二集尘桶(2)分别嵌入于三角垫块(11)上。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把手(20)。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尘桶(1)和所述第二集尘桶(2)的外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箱体(3)的一侧对称安装有集尘室门(9),所述集尘室门(9)表面设有第一把手(10)。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5)的两侧分别放置有第一集尘桶(1)和第二集尘桶(2),所述箱体(3)内部上端一周焊接有第二引流板(8)。
2 说 明 书
CN 216223377 U 1/3页
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除尘器灰尘收集装置多为单个直接收集装置,但在处理灰尘污染严重的地方时,灰尘量过大,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停机更换集尘袋,从而减慢的除尘效率,而且在更换集尘袋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因为吸尘管道中残留的灰尘掉落或灰尘打包时出现泄露等,导致灰尘出现扬起散落,造成二次污染,增加了除尘负担,为此,提出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包括箱体和转轴,所述箱体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内部中心处卡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前后两端分别抵接于箱体的内壁,所述箱体的内部底面开设有与分隔板底部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放置有第一集尘桶和第二集尘桶,所述箱体的内部靠近进料口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一侧开设有与转轴直径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转轴的一端螺丝连接有分流拨杆,所述转轴远离分流拨杆的一端贯穿于箱体的一侧并嵌入于第一凹槽,所述转轴的外壁对称焊接有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
[0005]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端两侧安装有玻璃窗口,所述箱体底端的四个边角安装有万向轮。
[0006]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四个边角分别固定有三角垫块,所述第一集尘桶和所述第二集尘桶分别嵌入于三角垫块上。
[0007]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把手。
[0008]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集尘桶和所述第二集尘桶的外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箱体的一侧对称安装有集尘室门,所述集尘室门表面设有第一把手。
[0009]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放置有第一集尘桶和第二集尘桶,所述箱体内部上端一周焊接有第二引流板。
有益效果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集尘桶,配合分流拨杆的使用,在除尘器清理灰尘过程中,当第一集尘箱收集灰尘满时,转动分流拨杆,将灰尘引入第二集尘桶,然后将第一集尘桶灰尘进行处理,实现了除尘器不停机工作,有效的提高了除尘工作效率;通过使用集尘桶避免了灰尘的散落,防止了灰尘收集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 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凹槽结构示意图;
-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板轴测结构示意图;
-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集尘桶;2、第二集尘桶;3、箱体;4、第一分流板;5、转轴;6、第二分流板;7、第一引流板;8、第二引流板;9、集尘室门;10、第一把手;11、三角垫块;12、万向轮;13、第二凹槽;14、第一凹槽;15、分隔板;16、分流拨杆;17、进料口;18、玻璃窗口;19、卡槽;20、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0]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除尘器用灰尘收集装置,包括箱体(3)和转轴(5),所述箱体(3)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17),箱体(3)的内部中心处卡接有分隔板(15),分隔板(15)的前后两端分别抵接于箱体(3)的内壁,箱体(3)的内部底面开设有与分隔板(15)宽度相匹配的卡槽(19),使用分隔板(15)将箱体(3)均匀的分成两部分,分别装有集尘桶进行灰尘收集。
[0021] 箱体(3)的内部靠近进料口(17)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引流板(7),箱体(3)的内部一侧开设有与转轴(5)底部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4),转轴(5)的一端螺丝连接有分流拨杆(16),转轴(5)远离分流拨杆(16)的一端贯穿于箱体(3)的一侧并嵌入于第一凹槽(14),转轴(5)的外壁对称焊接有第一分流板(4)和第二分流板(6),使第一分流板(4)和第二分流板(6)构成一个整体,通过操作分流拨杆(16)的转动来带动第一分流板(4)和第二分流板(6)的翻转,改变灰尘下落的方向,分隔板(15)的两侧分别放置有第一集尘桶(1)和第二集尘桶(2),通过两个集尘桶轮流收集灰尘来提高收集灰尘的工作效率,箱体(3)内部上端一周焊接有第二引流板(8),在上方固定安装第二引流板(8),为防止灰尘下落时可能产生的扬起,使灰尘全部进入两个集尘桶内。
[0022] 箱体(3)的顶端两侧安装有玻璃窗口(18),通过玻璃窗口(18)来观察两个集尘桶储存灰尘的情况,避免了灰尘收集过多,散落在集尘桶外,箱体(3)底端的四个边角分别安装有万向轮(12),通过安装万向轮(12)可以提高集尘装置的灵活性,可以随意移动,箱体(3)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把手(20),第二把手(20)的安装使工作人员移动集尘装置时更加省力。
[0023] 箱体(3)的内部四个边角分别固定有三角垫块(11),第一集尘桶(1)和第二集尘桶(2)分别固于三角垫块(11)上,通过安装三角垫块(11)方便固定第一集尘桶(1)和第二集尘桶(2),防止在移动集尘装置中集尘桶可能会出现的晃动情况。
[0024] 第一集尘桶(1)和第二集尘桶(2)的外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3),箱体(3)的一侧对称安装有集尘室门(9),集尘室门(9)表面设有第一把手(10),在侧边安装集尘室门(9)方便了存取第一集尘桶(1)和第二集尘桶(2)。
[0025]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先将除尘器的集尘装置与吸尘装置的排尘端口固定连接好,先转动调整分流拨杆(16),使分流拨杆(16)贴紧箱体(3)的内壁,使灰尘完全掉落进第一集尘桶(1)内,在除尘器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玻璃窗口(18)观察第一集尘桶(1)内灰尘储存量情况,当第一集尘桶(1)收集灰尘满时,再次反向转动分流拨杆(16),使分流拨杆(16)贴紧箱体(3)的另一侧内壁,来带动第一分流板(4)和第二分流板(6)的旋转,使第一分流板(4)和第二分流板(6)改变工作方向,使灰尘完全掉落进入第二集尘桶(2)内,然后拽动第一把手(10),打开集尘室门(9),沿着三角垫块(11)组成的放置槽,平滑的取出第一集尘桶(1),沿第二凹槽(13),提起第一集尘桶(1),将第一集尘桶(1)内灰尘运送并倾倒至指定地点,然后将第一集尘桶(1)沿着三角垫块(11)组成的放置槽推放回集尘装置内,再次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第二集尘桶(2)集尘情况,当第二集尘桶(2)收集灰尘满时,转动调整分流拨杆(16),使分流拨杆(16)贴紧箱体(3)的内壁一侧,使灰尘完全掉落进入第一集尘桶(1)内,换回第一集尘桶(1),进行收集灰尘工作,然后拽动第一把手(10),打开集尘室门(9),沿着三角垫块(11)组成的放置槽,平滑的取出第二集尘桶(2),沿第二凹槽(13),提起第二集尘桶(2),将第二集尘桶(2)内灰尘运送并倾倒至指定地点,然后将第一集尘桶(1)沿着三角垫块(11)组成的放置槽推放回集尘装置内,如此反复进行,直至除尘工作完成,将第一集尘桶(1)和第二集尘桶(2)取出,检查除尘装置内是否存在散落的灰尘,若有则及时进行清理,以保证集尘装置的干净清洁,并且对第一集尘桶(1)和第二集尘桶(2)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杀菌和晾晒,避免集尘装置的细菌滋生,通过两个集尘桶交替工作,不会影响除尘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到除尘效率,实现了不会因为集尘装置的问题造成的处尘工作不断暂停,有效的提高了除尘效率。
[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