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公告号:CN 214870524 U
授权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202120192473.1
申请日:2021.01.26
专利权人:广州市汇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上隆岭路星河名豪商务中心星豪街1号1516房A01
发明人:冯飞
Int.Cl.:B25H 5/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修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针对了对垫背滑板的滑轮的限位效果较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修车滑板,修车滑板底部安装有四个呈对称设置的滑轮,修车滑板的内部呈中空状,修车滑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托板,托板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按压块,按压块的一侧侧壁固定有连接板,修车滑板远离按压块的一侧固定有移动杆;通过托板与滑动杆的设置,使限位杆会在滑动杆的推动下卡入轮子的中部,从而使滑轮进行固定,防止在维修的过程中滑轮产生位置的偏移,对维修工作产生影响,导致对汽车维修零件产生碰撞造成损伤,降低维修工作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CN 214870524 U 1/1页
- 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包括修车滑板(1),所述修车滑板(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呈对称设置的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车滑板(1)的内部呈中空状,所述修车滑板(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托板(3),所述托板(3)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底端固定有按压块(5),所述按压块(5)的一侧侧壁固定有连接板(6),所述修车滑板(1)远离按压块(5)的一侧固定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伸缩弹簧(8),所述按压块(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6)相配合的挤压块(9),所述挤压块(9)的底端固定有挤压杆(10),所述修车滑板(1)的底端固定有固定套(11),所述固定套(11)的内部滑动贯穿有滑动杆(12),所述滑动杆(12)的一端固定有移动板(13),所述移动板(13)的远离滑动杆(12)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14),所述固定套(11)的一侧侧壁位于滑动杆(12)的外表面固定有限位弹簧(15),所述限位弹簧(15)远离固定套(11)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13)的一端固定,所述限位弹簧(15)滑动套接于滑动杆(12)的外表面,所述滑动杆(12)的一侧侧壁与所述挤压杆(10)的外端相接触。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按压块(5)相配合的缓冲板(16),所述缓冲板(16)的顶端固定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的一端延伸至修车滑板(1)的外侧。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的顶部外表面截面呈圆弧状,所述托板(3)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2)的远离滑轮(2)的一端外表面截面呈斜面,所述挤压杆(10)与所述滑动杆(12)的接触面为相适配的斜面。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的一端外表面截面与所述按压块(5)的一端外表面为斜面,所述连接板(6)与挤压块(9)的接触面为相适配的斜面,所述按压块(5)与缓冲板(16)的接触面为相适配的斜面。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7)为两段式可伸缩结构,所述限位杆(14)的一端外表面截面呈正八边形。
说明书
CN 214870524 U 1/3页
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修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
背景技术
汽车维修,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就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汽车维修包括汽车大修和汽车小修,汽车大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换汽车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式,恢复汽车的完好技术状况和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汽车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现有的汽车维修垫背滑板在进行使用时,通常将垫背滑板通过自身的进行滑动,从而进入汽车的底部进行维修,再使用工具进行维修时,自身会产生晃动,轮子没有限位机制对其进行固定限位,导致垫背滑板会进行滑动,影响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修,使维修效率降低,在维修过程中,对垫背滑板的滑轮的限位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用以解决对垫背滑板的滑轮的限位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解决了对垫背滑板的滑轮的限位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包括修车滑板,修车滑板底部安装有四个呈对称设置的滑轮,所述修车滑板的内部呈中空状,所述修车滑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托板,所述托板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一侧侧壁固定有连接板,所述修车滑板远离按压块的一侧固定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伸缩弹簧,所述按压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相配合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底端固定有挤压杆,所述修车滑板的底端固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滑动贯穿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远离滑动杆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所述固定套的一侧侧壁位于滑动杆的外表面固定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远离固定套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一端固定,所述限位弹簧滑动套接于滑动杆的外表面,所述滑动杆的一侧侧壁与所述挤压杆的外端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按压块相配合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顶端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延伸至修车滑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顶部外表面截面呈圆弧状,所述托板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远离滑轮的一端外表面截面呈斜面,所述挤压杆与所述滑动杆的接触面为相适配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外表面截面与所述按压块的一端外表面为斜面,所述连接板与挤压块的接触面为相适配的斜面,所述按压块与缓冲板的接触面为相适配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为两段式可伸缩结构,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外表面截面呈正八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托板与滑动杆的设置,使限位杆会在滑动杆的推动下卡入轮子的中部,从而使滑轮进行固定,防止在维修的过程中滑轮产生位置的偏移,对维修工作产生影响,导致对汽车维修零件产生碰撞造成损伤,降低维修工作的效率。
-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冲板的设置,在维修工人的双腿发生移动接触到挡板时,挡板会带动缓冲板进行移动,缓冲板会对连接板进行下压,使滑动杆多了一个向下压的力,使限位杆的卡入更加的稳固,使滑轮在限位过后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的滑轮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中:1、修车滑板;2、滑轮;3、托板;4、支撑杆;5、按压块;6、连接板;7、移动杆;8、伸缩弹簧;9、挤压块;10、挤压杆;11、固定套;12、滑动杆;13、移动板;14、限位杆;15、限位弹簧;16、缓冲板;1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汽修用垫背滑板,包括修车滑板1,修车滑板1底部安装有四个呈对称设置的滑轮2,修车滑板1的内部呈中空状,修车滑板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托板3,托板3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底端固定有按压块5,按压块5的一侧侧壁固定有连接板6,修车滑板1远离按压块5的一侧固定有移动杆7,移动杆7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伸缩弹簧8,按压块5的一侧设置有与连接板6相配合的挤压块9,挤压块9的底端固定有挤压杆10,修车滑板1的底端固定有固定套11,固定套11的内部滑动贯穿有滑动杆12,滑动杆12的一端固定有移动板13,移动板13的远离滑动杆12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14,固定套11的一侧侧壁位于滑动杆12的外表面固定有限位弹簧15,限位弹簧15远离固定套11的一端与移动板13的一端固定,限位弹簧15滑动套接于滑动杆12的外表面,滑动杆12的一侧侧壁与挤压杆10的外端相接触,防止在维修的过程中滑轮2产生位置的偏移,对维修工作产生影响,导致对汽车维修零件产生碰撞造成损伤,降低维修工作的效率。
连接板6的顶部设置有与按压块5相配合的缓冲板16,缓冲板16的顶端固定有挡板17,挡板17的一端延伸至修车滑板1的外侧,托板3的顶部外表面截面呈圆弧状,托板3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滑动杆12的远离滑轮2的一端外表面截面呈斜面,挤压杆10与滑动杆12的接触面为相适配的斜面,托板3与滑动杆12的设置,使限位杆14会在滑动杆12的推动下卡入轮子的中部,从而使滑轮2进行固定。
连接板6的一端外表面截面与按压块5的一端外表面为斜面,连接板6与挤压块9的接触面为相适配的斜面,按压块5与缓冲板16的接触面为相适配的斜面,移动杆7为两段式可伸缩结构,限位杆14的一端外表面截面呈正八边形,使限位杆14的卡入更加的稳固,使滑轮2在限位过后更加的稳定。
工作原理
在进行汽车维修需要使用垫背滑板时,维修工人使用垫背滑板进入需要维修的车辆的下方进行维修,当滑到汽车需要维修的部件位置时停止,此时通过双腿按压修车滑板1顶部设置的两个托板3,在下压的过程中,托板3会在受力的情况下会向修车滑板1的方向进行移动,托板3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下压支撑杆4使其进行移动,支撑杆4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按压块5进行移动,按压块5在进行移动时会带动连接板6进行移动,移动杆7与伸缩弹簧8会进行伸缩,连接板6在进行移动时会对挤压块9进行挤压推动,挤压块9会在连接板6的推动下向下进行移动,挤压块9在移动时会带动挤压杆10进行移动,挤压杆10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对滑动杆12进行挤压,滑动杆12在挤压杆10的推动下会向滑轮2的方向进行移动,滑动杆12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移动板13与限位杆14进行移动,限位弹簧15会进行伸缩,限位杆14会在滑动杆12的推动下卡入轮子的中部,从而使滑轮2进行固定,防止在维修的过程中滑轮2产生位置的偏移,对维修工作产生影响,导致对汽车维修零件产生碰撞造成损伤,降低维修工作的效率,在维修工人的双腿发生移动接触到挡板17时,挡板17会带动缓冲板16进行移动,缓冲板16会对连接板6进行下压,使滑动杆12多了一个下压的力,使滑轮2的固定更加的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