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实用新型专利
- 授权公告号 CN 214726628 U
- 授权公告日 2021.11.16
- 申请号 202120008064.1
- 申请日 2021.01.05
- 专利权人 徐晓彬
-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安徽大学(龙河校区)
-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 Int.Cl.
- B29C 65/56(2006.01)
- B29C 37/00(2006.01)
权利要求书 1页 说明书 2页 附图 2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包括压辊本体,所述压辊本体呈柱体设置,所述圆轴的外侧末端与螺纹孔之间相互配合,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圆板的一侧之间相互接触,所述圆板的外侧下端均竖直焊接有支撑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压辊本体一侧的定位槽以及安装在圆板一侧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设在定位槽的内侧,且定位槽的尺寸与定位块的尺寸相互匹配。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圆板快速的定位安装在压辊本体的两侧,同时通过固定板对圆板实现夹持限位,使得在压辊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同时便于后期的维护。
权利要求书
CN 214726628 U 1/1页
- 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包括压辊本体(4),所述压辊本体(4)呈柱体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本体(4)外侧套设有压带(1),所述压辊本体(4)的两侧均安装多组定位机构,且通过多组定位机构固定有圆板(5),所述压辊本体(4)的两侧中部均安装有圆轴(8),所述圆板(5)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贯穿圆板(5)的轴孔(12),所述圆轴(8)的一端贯穿轴孔(12)并延伸至圆板(5)的另一侧,所述圆轴(8)的尺寸与轴孔(12)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圆轴(8)的外侧末端螺纹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呈圆形设置,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贯穿固定板(6)的螺纹孔(7),所述圆轴(8)的外侧末端与螺纹孔(7)之间相互配合,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与圆板(5)的一侧之间相互接触,所述圆板(5)的外侧下端均竖直焊接有支撑架(9);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压辊本体(4)一侧的定位槽(2)以及安装在圆板(5)一侧的定位块(3),所述定位块(3)卡设在定位槽(2)的内侧,且定位槽(2)的尺寸与定位块(3)的尺寸相互匹配。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槽(2)在压辊本体(4)的一侧呈环形阵列分布。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靠近圆板(5)的一侧复合粘接有橡胶垫(11),且橡胶垫(11)与圆板(5)之间相互接触。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9)的底部复合粘接有挤压板(10),两个所述挤压板(10)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说明书
CN 214726628 U 1/2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压辊是一种能把挤塑或压延的薄膜均匀地与基材压贴在一起的设备;现有市场上的压带辊固定装置,无法对辊体实现稳定的支撑效果,从而后期在维护时,结构不便于装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对辊体实现稳定的支撑效果,从而后期在维护时,结构不便于装卸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设计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包括压辊本体,所述压辊本体呈柱体设置,所述压辊本体外侧套设有压带,所述压辊本体的两侧均安装多组定位机构,且通过多组定位机构固定有圆板,所述压辊本体的两侧中部均安装有圆轴,所述圆板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贯穿圆板的轴孔,所述圆轴的一端贯穿轴孔并延伸至圆板的另一侧,所述圆轴的尺寸与轴孔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圆轴的外侧末端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圆形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贯穿固定板的螺纹孔,所述圆轴的外侧末端与螺纹孔之间相互配合,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圆板的一侧之间相互接触,所述圆板的外侧下端均竖直焊接有支撑架。
-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压辊本体一侧的定位槽以及安装在圆板一侧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设在定位槽的内侧,且定位槽的尺寸与定位块的尺寸相互匹配。
附图说明
-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压带1、定位槽2、定位块3、压辊本体4、圆板5、固定板6、螺纹孔7、圆轴8、支撑架9、挤压板10、橡胶垫11、轴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压带辊防松固定装置,包括压辊本体4,压辊本体4呈柱体设置,压辊本体4外侧套设有压带1,压辊本体4的两侧中部均安装有圆轴8,圆板5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贯穿圆板5的轴孔12,圆轴8的一端贯穿轴孔12并延伸至圆板5的另一侧,固定板6靠近圆板5的一侧复合粘接有橡胶垫11,且橡胶垫11与圆板5之间相互接触,橡胶垫11能够避圆板5与固定板6之间的挤压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圆轴8的尺寸与轴孔12的尺寸相互匹配,圆轴8的外侧末端螺纹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呈圆形设置,固定板6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贯穿固定板6的螺纹孔7,圆轴8的外侧末端与螺纹孔7之间相互配合,固定板6的一侧与圆板5的一侧之间相互接触,圆板5的外侧下端均竖直焊接有支撑架9;多个定位槽2在压辊本体4的一侧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安装时,将两侧的圆板5分别套设在压辊本体4两侧中部的圆轴8外侧,使得同时将固定板6螺纹连接在圆板5的外侧,实现对圆板5以及压辊本体4位置的固定,起到了防松动的效果。
实施例2
参考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压辊本体4的两侧均安装多组定位机构,且通过多组定位机构固定有圆板5,定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压辊本体4一侧的定位槽2以及安装在圆板5一侧的定位块3,定位块3卡设在定位槽2的内侧,且定位槽2的尺寸与定位块3的尺寸相互匹配,定位槽2与定位块3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圆板5在安装在压辊本体4一侧时更加的快速,避免出现位置的偏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