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

电 话:0991-6663985
联系人:杨辉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新市区河南东路739号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号楼102室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实用新型专利
  • 授权公告号:CN 214553915 U
  • 授权公告日:2021.11.02
  • 申请号:202120137016.2
  • 申请日:2021.01.19
  • 专利权人:南通同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地址: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城东镇 通榆南路88号1幢
  • 发明人:王前进  刘庆
  • 专利代理机构:安徽爱信德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4185
  • 代理人:刘煜
  • Int.Cl.:
    • B02C 4/08 (2006.01)
    • B02C 4/42 (2006.01)
    • B02C 23/16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包括矩形箱,所述矩形箱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三个横条,横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粉碎辊,横条的右端延伸至矩形箱外并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三个所述的圆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矩形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位于中间的一个横条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格栅、弧形板、第一圆形杆、电机和第一支撑板相配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破碎装置大多不能对厨余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并且无法筛选出一些未破碎或较大体积的垃圾并对其粉碎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CN 214553915 U 1/1页

  1.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包括矩形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箱(1)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三个横条(2),横条(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粉碎辊(3),横条(2)的右端延伸至矩形箱(1)外并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4),三个所述的圆形齿轮(4)相啮合,所述矩形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端部与位于中间的一个横条(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5),所述第一扇形齿轮(5)的下侧啮合有第二扇形齿轮(8),所述第二扇形齿轮(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1),连接杆(9)与第一支撑板(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圆形杆(10),所述转盘(1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圆形杆(12),所述矩形箱(1)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内壁滑动套设有格栅(13),所述格栅(13)与第一矩形孔滑动连接,所述格栅(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板(14),所述格栅(13)的右侧延伸至第一矩形孔外并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5),所述矩形板(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板(1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7),所述第二支撑板(17)的上表面活动接触有第一收集盒(18),所述矩形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19),所述矩形箱(1)的下方设有第二收集盒(2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1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直槽孔,第一直槽孔的内壁与第二圆形杆(12)的外侧滑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直槽孔,第二直槽孔的内壁与第一圆形杆(10)的外侧滑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箱(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的内壁固定套设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对应的横条(2)的外侧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内壁固定套设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与对应的连接杆(9)的外侧固定连接。

说明书

CN 214553915 U 1/4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俗称泔脚,又称泔水、潲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厨余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厨余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我国厨余垃圾数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通常需要进行破碎处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厨余垃圾破碎装置大多不能对厨余垃圾进行充分的破碎处理,并且无法筛选出一些未破碎或较大体积的垃圾并对其粉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破碎装置大多不能对厨余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并且无法筛选出一些未破碎或较大体积的垃圾并对其粉碎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包括矩形箱,所述矩形箱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三个横条,横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粉碎辊,横条的右端延伸至矩形箱外并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三个所述的圆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矩形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位于中间的一个横条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扇形齿轮的下侧啮合有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第二扇形齿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连接杆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圆形杆,所述转盘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圆形杆,所述矩形箱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内壁滑动套设有格栅,所述格栅与第一矩形孔滑动连接,所述格栅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板,所述格栅的右侧延伸至第一矩形孔外并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板。

有益效果

  1. 该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通过格栅、弧形板、第一圆形杆、第二圆形杆和转盘相配合,通过转盘带动第一圆形杆转动,在弧形板的配合下,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破碎装置无法筛选出一些未破碎或较大体积的垃圾并对其粉碎的问题。
  2. 该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通过粉碎辊、横条、圆形齿轮、电机和第一支撑板相配合,通过电机带动横条转动,在粉碎辊的配合下,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破碎装置大多不能对餐厨垃圾进行破碎处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4. 图4为图1中A部分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5. 图5为图2中B部分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矩形箱;2、横条;3、粉碎辊;4、圆形齿轮;5、第一扇形齿轮;6、第一支撑板;7、电机;8、第二扇形齿轮;9、连接杆;10、第一圆形杆;11、转盘;12、第二圆形杆;13、格栅;14、弧形板;15、矩形板;16、横板;17、第二支撑板;18、第一收集盒;19、支撑腿;20、第二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用破碎组件,包括矩形箱1,所述矩形箱1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三个横条2,横条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粉碎辊3,横条2的右端延伸至矩形箱1外并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4,三个所述的圆形齿轮4相啮合,所述矩形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端部与位于中间的一个横条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5,所述第一扇形齿轮5的下侧啮合有第二扇形齿轮8,所述第二扇形齿轮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1,连接杆9与第一支撑板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圆形杆10,所述转盘1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圆形杆12,所述矩形箱1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内壁滑动套设有格栅13,所述格栅13与第一矩形孔滑动连接,所述格栅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板14,所述格栅13的右侧延伸至第一矩形孔外并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5,所述矩形板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板16。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粉碎辊3起到了对物料进行粉碎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矩形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7,所述第二支撑板17的上表面活动接触有第一收集盒18,所述矩形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19,所述矩形箱1的下方设有第二收集盒20。

本实施例中,支撑腿19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矩形板1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直槽孔,第一直槽孔的内壁与第二圆形杆12的外侧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直槽孔起到了使第二圆形杆12便于带动矩形板15左右移动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横板1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直槽孔,第二直槽孔的内壁与第一圆形杆10的外侧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直槽孔起到了对横板16定位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矩形箱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的内壁固定套设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对应的横条2的外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轴承起到了对横条2定位的作用,使横条2在转动时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内壁固定套设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与对应的连接杆9的外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轴承起到了对连接杆9定位的作用,使连接杆9在转动时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使用时,启动电机7,将垃圾倒入矩形箱1的内部,电机7带动位于后侧的横条2转动,横条2带动对应的圆形齿轮4转动,圆形齿轮4通过另一个圆形齿轮4带动另一个横条2转动,横条2带动对应的粉碎辊3转动并对垃圾进行粉碎,粉碎过的垃圾落入至格栅13上,粉碎后的垃圾由格栅13落入矩形箱1内部,较大的垃圾停滞在格栅13上,电机7带动第一扇形齿轮5转动,第一扇形齿轮5带动第二扇形齿轮8转动,第二扇形齿轮8通过连接杆9带动转盘11转动,转盘11带动第二圆形杆12转动,当转盘11转动到前半圈时,转盘11通过第二圆形杆12带动矩形板15向右移动,矩形板15带动横板16和格栅13移动,在格栅13上的垃圾经弧形板14的弧面向左移动,并且在弧形板14左侧的垃圾被阻挡在左侧,当转盘11转动后半圈时,转盘11通过第二圆形杆12带动矩形板15向左移动,矩形板15带动横板16和格栅13移动,格栅13带动弧形板14向左移动,此时位于弧形板14右侧的垃圾被推入至第一收集盒18内,此时便达到了筛选出一些未破碎或较大体积的垃圾并对其粉碎的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