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幼苗水培箱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公告号: CN 213961176 U
授权公告日: 2021.08.17
申请号: 202021946520.9
申请日: 2020.09.08
专利权人: 刘大双
地址: 402660 重庆市潼南区潼南县小渡镇 寿桥乡染房村72号
发明人: 刘大双
国际分类号 (Int.Cl.):
- A01G 31/02(2006.01)
- A01G 31/06(2006.01)
- A01G 31/00(2018.01)
- B01F 7/18(2006.01)
- B01D 29/03(2006.01)
权利要求书: 1页
说明书: 4页
附图: 3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幼苗水培箱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幼苗水培箱,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转杆,所述壳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壳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具备能将营养液混合均匀和反复利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培箱在培养时,一般都是人工将营养液和水混合然后注入水培箱,这种混合方法不能将营养液和水混合均匀,导致植物不能充分的吸收养分,而且营养液在使用后就换新的营养液,造成浪费营养液和增加了使用者培养成本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CN 213961176 U 1/1 页
- 一种幼苗水培箱,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4),所述第一转杆(4)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转杆(5),所述壳体(2)内腔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第三转杆(11),所述第三转杆(11)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10),所述壳体(2)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短杆(7),所述短杆(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分别于第二转杆(5)和第二锥形齿轮(10)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杆(4)和第三转杆(11)的顶部均依次贯穿壳体(2)和框体(1)并延伸至框体(1)的内腔,所述第一转杆(4)和第三转杆(11)位于框体(1)内腔一端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2),所述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3),所述箱体(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的进水管固定连通有下接管(15),所述下接管(15)远离水泵(14)的一端与箱体(13)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水泵(14)的出水管固定连通有上接管(16),所述上接管(16)远离水泵(14)的一端与框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框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长管(17),所述长管(17)的表面设置有阀门(18),所述长管(17)远离框体(1)的一端贯穿至箱体(13)的内腔并固定连通有第一培养槽(19),所述第一培养槽(19)的两侧与框体(1)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培养槽(19)底部的右侧固定连通有第一短管(21),所述第一短管(2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培养槽(22),所述第二培养槽(22)和第一培养槽(19)内腔底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滤网(20),所述第二培养槽(22)底部的右侧固定连通有第二短管(23),所述第二短管(23)和第一短管(21)的表面均设置有电磁阀门(24),所述第一培养槽(19)和第二培养槽(22)的顶部均开设有方孔(25),所述箱体(13)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光线感应器(26),所述箱体(13)内腔的顶部和第一培养槽(19)的底部均固定连有照明灯(27),所述箱体(1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分别与电磁阀门(24)、水泵(14)、光线感应器(26)、照明灯(27)和电机(3)电性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7)和连接板(8)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套设于短杆(7)的表面。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三转杆(11)相适配的圆孔,圆孔的直径大于第三转杆(11)的直径。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与第三转杆(11)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套设于第三转杆(11)的表面。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3)的正面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观察窗,观察窗的数量为3个。
说明书
CN 213961176 U 1/4 页
一种幼苗水培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培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幼苗水培箱。
背景技术
豆育苗主要利用块茎在沙土里进行无性繁殖,用细河沙或沙土、珍珠岩、蛭石、煤渣等与腐叶土、堆肥土、泥炭土等混合配制盆栽营养土,其中利用沙土培养成本最为低廉,豆育苗在水培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水培箱,但是现有的水培箱在培养时,一般都是人工将营养液和水混合然后注入水培箱,这种混合方法不能将营养液和水混合均匀,导致植物不能充分的吸收养分,而且营养液在使用后就换新的营养液,造成浪费营养液和增加了使用者培养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苗水培箱,具备能将营养液混合均匀和反复利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培箱在培养时,一般都是人工将营养液和水混合然后注入水培箱,这种混合方法不能将营养液和水混合均匀,导致植物不能充分的吸收养分,而且营养液在使用后就换新的营养液,造成浪费营养液和增加了使用者培养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幼苗水培箱,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