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用新型专利
- (10) 授权公告号: CN 211035469 U
- (45) 授权公告日: 2020.07.17
- (21) 申请号: 201921186674.X
- (22) 申请日: 2019.07.26
- (73) 专利权人: 王昆祥
-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西昌路41号
- (72) 发明人: 王昆祥
- (51) Int.Cl.:
- C02F 9/04(2006.01)
- C02F 101/20(2006.01)
权利要求书: 1页
说明书: 4页
附图: 3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第八水管远离高压喷头的一侧连通有第七水管,第七水管的后侧与第六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箱体、限位槽、支撑板、活性炭网板、过滤框、进料管、电机、转轴、搅拌杆、支撑座、支撑腿、第一水管、第四水管、第三水管、第六水管、微孔滤板、第二水管、第一水泵、甲壳素、滤网、第八水管、高压喷头、进水管、箱盖、箱门、第二水泵、进水阀、第五水管、水箱和第七水管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常会有污垢或者处理药剂无法完全排出,附着在污水处理装置内壁上或者滤网中,无法很好地进行清理,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CN 211035469 U 1/1 页
- 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箱盖(24),所述箱盖(24)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23),所述箱体(1)的内腔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贯穿安装有滤网(20),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网板(4),所述活性炭网板(4)靠近箱体(1)的一侧与箱体(1)活动连接,所述活性炭网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框(5),所述过滤框(5)靠近箱体(1)内腔的一侧与箱体(1)活动连接,所述过滤框(5)的内腔填充有甲壳素(19),所述箱体(1)右侧的中部连通有进料管(6),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左侧贯穿至箱体(1)的内腔,所述转轴(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9),所述箱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8),所述第一水泵(18)的右侧连通有第一水管(12),所述第一水管(12)远离第一水泵(18)的一侧贯穿至箱体(1)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水泵(18)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水管(17),所述第二水管(17)的左侧连通有第三水管(14),所述第三水管(1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微孔滤板(16),所述第三水管(14)的左侧连通有第四水管(13),所述箱体(1)正表面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箱门(25),所述箱体(1)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9),所述水箱(29)顶部的后侧连通有进水阀(27),所述箱体(1)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26),所述第二水泵(26)的底部连通有第五水管(28),所述第五水管(28)的底部贯穿至水箱(29)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二水泵(26)的顶部连通有第六水管(15),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贯穿安装有高压喷头(22),所述高压喷头(22)远离箱体(1)内腔的一侧连通有第八水管(21),所述第八水管(21)远离高压喷头(22)的一侧连通有第七水管(30),所述第七水管(30)的后侧与第六水管(15)连通。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1),所述支撑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4)的右侧与箱体(1)的连接处通过第一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箱门(25)的左侧与箱体(1)的连接处通过第二铰链活动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4)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支撑板(3)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箱门(25)正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9)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与转轴(8)的表面。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5)靠近箱体(1)的一侧做密封处理,所述转轴(8)与箱体(1)的连接处做密封处理。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头(22)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八水管(21)的数量为若干个。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开设有与滤网(20)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高压喷头(22)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
说明书
CN 211035469 U 1/4 页
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后再进行排放,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常会有污垢或者处理药剂无法完全排出,附着在污水处理装置内壁上或者滤网中,无法很好地进行清理,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具备便于清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常会有污垢或者处理药剂无法完全排出,附着在污水处理装置内壁上或者滤网中,无法很好地进行清理,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内腔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贯穿安装有滤网,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网板,所述活性炭网板靠近箱体的一侧与箱体活动连接,所述活性炭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靠近箱体内腔的一侧与箱体活动连接,所述过滤框的内腔填充有甲壳素,所述箱体右侧的中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侧贯穿至箱体的内腔,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箱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右侧连通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侧贯穿至箱体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水泵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左侧连通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微孔滤板,所述第三水管的左侧连通有第四水管,所述箱体正表面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体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后侧连通有进水阀,所述箱体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底部连通有第五水管,所述第五水管的底部贯穿至水箱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二水泵的顶部连通有第六水管,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两侧贯穿安装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远离箱体内腔的一侧连通有第八水管,所述第八水管远离高压喷头的一侧连通有第七水管,所述第七水管的后侧与第六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右侧与箱体的连接处通过第一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箱门的左侧与箱体的连接处通过第二铰链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盖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箱门正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与转轴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箱门靠近箱体的一侧做密封处理,所述转轴与箱体的连接处做密封处理。
优选的,所述高压喷头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八水管的数量为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滤网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高压喷头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箱体、限位槽、支撑板、活性炭网板、过滤框、进料管、电机、转轴、搅拌杆、支撑座、支撑腿、第一水管、第四水管、第三水管、第六水管、微孔滤板、第二水管、第一水泵、甲壳素、滤网、第八水管、高压喷头、进水管、箱盖、箱门、第二水泵、进水阀、第五水管、水箱和第七水管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常会有污垢或者处理药剂无法完全排出,附着在污水处理装置内壁上或者滤网中,无法很好地进行清理,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腿,能够对箱体进行平衡支撑,通过设置支撑座,能够增大支撑腿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设置防滑纹,能够增大支撑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第一铰链,便于箱盖与箱体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二铰链,便于箱门与箱体之间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三把手,便于箱门的开合,通过设置第一通孔,便于滤网的安装和使用,通过设置第二通孔,便于高压喷头的安装和使用,通过设置支撑板,便于第一通孔的开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