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

电 话:0991-6663985
联系人:杨辉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新市区河南东路739号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号楼102室

成果介绍

实用新型专利信息

  • 授权公告号:CN 212332974 U
  • 授权公告日:2021.01.12
  • 申请号:202020488093.8
  • 申请日:2020.04.07
  • 专利权人:杜珊珊
  • 地址: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国泰广场10幢1003室
  • 发明人:杜珊珊
  • 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吴奇

国际分类号

B64D 1/12(2006.01)
B64D 47/00(2006.01)

文档页数

  • 权利要求书:1页
  • 说明书:3页
  • 附图:2页

实用新型名称

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涉及森林火灾数据采集领域,包括置物盒,置物盒连接在无人机下方,置物盒内设置有若干个竖直的隔板,隔板一侧连接有连接板构成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若干个采集器,置物盒一侧设置为开口结构,隔板与开口连通,隔板内滑动有挡板,挡板数量与采集器数量一致,置物盒内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挡板传动连接。无人机飞行时,采集器固定在隔板和挡板之间,避免意外滑落;无人机到达投放点时,通过启动伺服电机使横板滑动与挡板滑动接触,可推动转杆和凸轮转动,使挡板向上滑动,采集器受弹簧B弹力可从开口滑出,可将采集器分开投放,获取的数据也更准确。

权利要求书

CN 212332974 U 1/1页

  1. 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包括置物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盒(1)连接在无人机下方,所述置物盒(1)内设置有若干个竖直的隔板(2),所述隔板(2)一侧连接有连接板(3)构成放置槽(4),所述放置槽(4)内放置有若干个采集器(5),所述置物盒(1)一侧设置为开口(6)结构,所述隔板(2)与开口(6)连通,所述隔板(2)内滑动有挡板(7),所述挡板(7)数量与采集器(5)数量一致,所述置物盒(1)内设置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与挡板(7)传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侧壁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挡板(7)滑动插入隔板(2)之间,所述挡板(7)顶端两侧均通过弹簧A(10)与置物盒(1)顶部连接,所述挡板(7)顶端均滑动接触有凸轮(11),所述凸轮(11)轴心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两端外壁均设置有螺纹并与置物盒(1)两侧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转杆(12)下方连接有转板(13),所述伺服电机(8)与转板(13)传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另一端与置物盒(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4)上螺纹连接有横板(15),所述横板(15)与转板(13)滑动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2)所在竖直平面与螺杆(14)所在竖直平面垂直。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5)设置在转板(13)下方。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5)与隔板(2)之间的空隙相适配,所述采集器(5)远离开口(6)的一侧均与连接板(3)之间连接有弹簧B(16)。

说明书

CN 212332974 U 1/3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森林火灾数据采集领域,尤其涉及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自地球出现森林以来,森林火灾就伴随发生。森林火灾不仅烧死、烧伤林木,直接减少森林面积,而且严重破坏森林结构和森林环境,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森林生物量下降,生产力减弱,益兽益鸟减少,甚至造成人畜伤亡。高强度的大火,能破坏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另外由于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火烧迹地干燥,导致阳性杂草丛生,不利森林更新或造成耐极端生态条件的低价值森林更替。

火灾发生时,受森林中树木和浓烟影响,不能准确掌握火势情况,可通过无人机高空投放数据采集器了解火灾中心情况,再部署灭火计划。无人机飞行至火灾上方时,受气流影响会左右摇晃,使采集器容易从无人机内滑落,且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火灾情况,需要一次投放多个采集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1.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包括置物盒,所述置物盒连接在无人机下方,所述置物盒内设置有若干个竖直的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连接有连接板构成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若干个采集器,所述置物盒一侧设置为开口结构,所述隔板与开口连通,所述隔板内滑动有挡板,所述挡板数量与采集器数量一致,所述置物盒内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挡板传动连接。
  2. 优选的,所述隔板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板滑动插入隔板之间,所述挡板顶端两侧均通过弹簧A与置物盒顶部连接,所述挡板顶端均滑动接触有凸轮,所述凸轮轴心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外壁均设置有螺纹并与置物盒两侧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转杆下方连接有转板,所述伺服电机与转板传动连接。
  3.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另一端与置物盒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与转板滑动接触。
  4. 优选的,所述转杆所在竖直平面与螺杆所在竖直平面垂直。
  5. 优选的,所述横板设置在转板下方。
  6. 优选的,所述采集器与隔板之间的空隙相适配,所述采集器远离开口的一侧均与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弹簧B,挡板向上滑动后,采集器受弹簧B弹力可从开口滑出置物盒。

附图说明

  •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置物盒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置物盒的俯视结构图;
  •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置物盒的外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

  1. 1、置物盒;
  2. 2、隔板;
  3. 3、连接板;
  4. 4、放置槽;
  5. 5、采集器;
  6. 6、开口;
  7. 7、挡板;
  8. 8、伺服电机;
  9. 9、滑槽;
  10. 10、弹簧A;
  11. 11、凸轮;
  12. 12、转杆;
  13. 13、转板;
  14. 14、螺杆;
  15. 15、横板;
  16. 16、弹簧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森林火灾中心区域数据采集器高空投放装置,包括置物盒1,置物盒1连接在无人机下方,置物盒1内设置有四个竖直的隔板2,隔板2一侧连接有连接板3构成放置槽4,采集器5设置为圆柱形结构,在隔板2之间设置有托槽,托槽内部设置为采集器5结构相适配的弧形槽,采集器5可滑动插入托槽内,放置槽4内可放置三个采集器5,置物盒1一侧设置为开口6结构,隔板2与开口6连通,可通过开口6将采集器5滑动塞入放置槽4内,采集器5远离开口6的一侧与连接板3之间连接有弹簧B16,采集器5受弹簧B16弹力会滑出开口6,隔板2内滑动有挡板7,挡板7数量与采集器5数量一致,隔板2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9,挡板7可向下插入两个隔板2之间并将隔板2间的间隙堵住,将采集器5固定在托槽内。挡板7顶端两侧均通过弹簧A10与置物盒1顶部连接,挡板7受弹簧A10弹力向上滑动可滑出隔板2之间,挡板7顶端均滑动接触有凸轮11,凸轮11轴心连接有转杆12,转杆12两端外壁均设置有螺纹并与置物盒1两侧内壁螺纹连接,转杆12螺纹连接在置物盒1侧壁上,使凸轮11位置固定,凸轮11的凸出部分挤压挡板7向下,使挡板7插在隔板2之间。

置物盒1内设置有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14,螺杆14另一端与置物盒1侧壁转动连接,螺杆14上螺纹连接有横板15,螺杆14转动使横板15在螺杆14上滑动。螺杆14与转杆12相垂直且螺杆14位于转杆12下方,转杆12下方连接有转板13,横板15与转板13滑动接触并推动转板13转动,转板13可带动转杆12转动使凸轮11转动。

工作原理:无人机飞行至火灾中心上方,通过遥控器使伺服电机8启动,带动螺杆14转动,使横板15在螺杆14上滑动并与其中一个转板13滑动接触,横板15继续滑动可推动转板13转动,使转杆12和凸轮11同步转动,使凸轮11的凸出部分转动向上,挡板7受弹簧A10向上的弹力向上滑动,使隔板2与开口6连通,采集器5受弹簧B16的弹力可从开口6滑出,无人机飞行至另一火灾中心时,可使伺服电机8继续启动,横板15滑动继续推动另一转板13转动,使挡板7向上滑动,可继续投放采集器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