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

电 话:0991-6663985
联系人:杨辉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新市区河南东路739号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号楼102室

成果介绍

国家知识产权局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公告号:CN 217074327 U

授权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202220141668.8

申请日:2022.01.19

专利权人:陶晓星
地址: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明光路 凤城十二路

发明人:陶晓星 张昊琛

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专利代理师:梁成

国际分类:

  • B61D 15/10 (2006.01)
  • B61K 9/08 (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检测轨槽、轨体,底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电池组件、控制面板、推行把手、储物箱,移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双向螺纹杆的两段螺纹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检测轨槽,滚轮的底部与轨体的上表面相互贴合,检测轨槽的内侧下方固定设置有激光位移传感器,底板的前面上固定设置有电子水平仪;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的结构设置单一,在对轨道平顺性检测效果较差,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CN 217074327 U 1/1 页

  1. 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检测轨槽(2)、轨体(3),其特征在于:
    • 所述底板(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电池组件、控制面板(4)、推行把手(5)、储物箱(6),
    • 所述底板(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移动滑轨(7),
    • 所述移动滑轨(7)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8),
    • 所述底板(1)的下方右侧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9),
    • 所述支撑块(9)上设置有双向螺纹杆(10),
    • 所述双向螺纹杆(10)的两段螺纹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8),
    • 两个所述滑块(8)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检测轨槽(2),
    • 所述检测轨槽(2)的内侧上方固定设置有槽体(11),
    • 所述槽体(11)上设置有滚轮(12),
    • 所述滚轮(12)的底部与所述轨体(3)的上表面相互贴合,
    • 所述检测轨槽(2)的内侧下方固定设置有激光位移传感器(13),
    • 所述底板(1)的前面上固定设置有电子水平仪(1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滑轨(7)的前面上固定设置有刻度标线(15),所述滑块(8)的前面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标线(1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4)上固定设置控制单元(401)、外接插口(40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13)、电子水平仪(14)与所述控制面板(4)电性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10)的右端上固定设置有转把(17),推杆的前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照明灯(18)。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面上固定设置有提手(19),所述提手(19)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防滑橡胶。

说明书

CN 217074327 U 1/4 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的发展,钢轨焊接接头不平顺、钢轨顶面周期性不平顺以及钢轨型面的非正常磨损的产生和发展日显突出,由此造成轮轨接触异常、轨道附加动荷载增大、轨道车辆部件破损,从而引起的轨道维修成本的增加和列车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指标的降低十分明显。

参照现有公开号为CN2139210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仪,包括检测车体,所述检测车体两端活动安装有活动轮,所述检测车体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表面安装有指示刻度,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检测机构,所述安装支架上位于检测机构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所述安装支架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但上述的这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的结构设置单一,使用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