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稻谷分离装置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实用新型专利
(10) 授权公告号: CN 213960838 U
(45) 授权公告日: 2021.08.17
(21) 申请号: 202022671976.5
(22) 申请日: 2020.11.18
(73) 专利权人: 王红春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城北街10栋2号202房
(72) 发明人: 王红春
(7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574
代理人: 张燕
(51) 国际分类号:
- A01F 7/04 (2006.01)
- A01F 12/44 (2006.01)
- A01F 12/00 (2006.01)
权利要求书: 1页
说明书: 3页
附图: 4页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稻谷分离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谷分离装置,包括上半壳,所述上半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拼接轴瓦,所述上半壳下端对应设有下半壳,所述下半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拼接轴瓦,所述上半壳上设有进料口,所述上半壳靠近进料口的上下两侧各设有长槽,所述上半壳靠近进料口左右两侧各设有短槽,所述长槽内固定连接有长板,所述短槽内固定连接有短板,所述短板与长板相接触,所述上半壳内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上半壳与下半壳一侧延伸与另一侧,所述转动轴一侧转动连接有电机,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多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第一拼接轴瓦与第二拼接轴瓦上,便于拆卸安装,通过拆卸有效实现对壳内残留的杂物清理。
权利要求书
CN 213960838 U 1/1页
- 一种稻谷分离装置,包括上半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壳(3)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拼接瓦片(34),所述上半壳(3)下端对应设有下半壳(4),所述下半壳(4)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拼接瓦片(42),所述上半壳(3)上设有进料口(33),所述上半壳(3)靠近进料口(33)的上下两侧各设有长槽(31),所述上半壳(3)靠近进料口(33)左右两侧各设有短槽(32),所述长槽(31)内固定连接有长板(1),所述短槽(32)内固定连接有短板(2),所述短板(2)与长板(1)相接触,所述上半壳(3)内设有圆筒(53),所述圆筒(53)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1),所述转动轴(51)贯穿上半壳(3)与下半壳(4)一侧延伸与另一侧,所述转动轴(51)一侧转动连接有电机(5),所述转动轴(51)上设有多个固定环(52),所述固定环(5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第一拼接瓦片(34)与第二拼接瓦片(42)上。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谷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板(1)短板(2)下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块(22),所述第二连接块(22)与短槽(32)契合。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谷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板(2)两侧一体成型有滑动块(21)。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谷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板(1)下端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第一连接块(12)与长槽(31)契合。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稻谷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板(1)一面设有两个滑动槽(11),所述滑动槽(11)与滑动块(21)契合。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谷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5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齿(531)。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谷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壳(4)上设有出料口(41),所述出料口(41)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3)。
说明书
CN 213960838 U 1/3页
一种稻谷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粮食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稻谷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脱粒是作物收获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将收割后作物的谷粒从谷穗上脱下,同时尽可能的将其他的脱出物如短茎秆、颖壳、杂物与谷粒分离出来,谷穗在脱粒之前需先经过曝晒处理,然而,在农场堆收的谷穗中,往往夹杂有石块、泥土等杂物,这些杂物随着脱粒加工过程的进行,同谷粒一起与谷穗分离,例如申请号为 CN 210058891 U 的专利,包括送料筒、筛分板和驱动机构,所述送料筒和筛分板倾斜设置,所述筛分板设于送料筒的内部,所述筛分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筛分孔,所述筛分板的底部朝外凸设有若干个弧形凸条,所述送料筒底部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弧形凸条相配合的弧形滑槽,所述筛分板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弧形滑槽往复运动,所述送料筒位于筛分板下方的位置开设有贯穿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筛分板的宽度,虽然分离效率高,但是不便于清理内部残留的杂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稻谷分离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上半壳,所述上半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拼接轴瓦,所述上半壳下端对应设有下半壳,所述下半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拼接轴瓦,所述上半壳上设有进料口,所述上半壳靠近进料口的上下两侧各设有长槽,所述上半壳靠近进料口左右两侧各设有短槽,所述长槽内固定连接有长板,所述短槽内固定连接有短板,所述短板与长板相接触,所述上半壳内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上半壳与下半壳一侧延伸与另一侧,所述转动轴一侧转动连接有电机,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多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第一拼接轴瓦与第二拼接轴瓦上,有效实现对壳内残留的杂物清理。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长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短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板;2、短板;3、上半壳;4、下半壳;5、电机;11、滑动槽;12、第一连接块;21、滑动块;22、第二连接块;31、长槽;32、短槽;33、进料口;34、第一拼接瓦片;41、出料口;42、第二拼接瓦片;43、过滤网;51、转动轴;52、固定环;53、圆筒;531、固定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着重参照附图1-5,包括上半壳(3),所述上半壳(3)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拼接瓦片(34),所述上半壳(3)下端对应设有下半壳(4),所述下半壳(4)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拼接瓦片(42),所述上半壳(3)上设有进料口(33),所述上半壳(3)靠近进料口(33)的上下两侧各设有长槽(31),所述上半壳(3)靠近进料口(33)左右两侧各设有短槽(32),所述长槽(31)内固定连接有长板(1),所述短槽(32)内固定连接有短板(2),所述短板(2)与长板(1)相接触,所述上半壳(3)内设有圆筒(53),所述圆筒(53)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1),所述转动轴(51)贯穿上半壳(3)与下半壳(4)一侧延伸与另一侧,所述转动轴(51)一侧转动连接有电机(5),所述转动轴(51)上设有多个固定环(52),所述固定环(5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第一拼接瓦片(34)与第二拼接瓦片(42)上,便于对壳内残留的杂物清理。
请着重参照附图1-4,述长板(1)短板(2)下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块(22),所述第二连接块(22)与短槽(32)契合,所述短板(2)两侧一体成型有滑动块(21),所述长板(1)下端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第一连接块(12)与长槽(31)契合,所述长板(1)一面设有两个滑动槽(11),所述滑动槽(11)与所述滑动块(21)契合,分离稻谷的茎叶。
请着重参照附图1、4、5,所述圆筒(5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齿(531),所述下半壳(4)上设有出料口(41),所述出料口(41)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3),将谷粒与杂物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首先将长板(1)和短板(2)固定在上半壳(3)上,启动电机(5),将割好稻谷放置进料口(33),通过圆筒(53)上固定的固定齿(531)进行对稻谷的茎叶分离,将谷粒分离过后的谷粒通过出料口(41)设置的过滤网(43)杂物分离,将谷粒导入储物袋内,将谷粒装好过后,关闭电机(5),将固定环(52)进行拆卸,拆卸后,将上半壳(3)取出,在将圆筒(53)取出,对残留物继续清理。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