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轨道支架
成果介绍
实用新型专利
(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用新型专利
( 10) 授权公告号 CN 211085298 U
( 45) 授权公告日 2020.07.24
( 21) 申请号 201921835284.0
( 22) 申请日 2019.10.29
( 73) 专利权人 四川兴创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530号1栋10楼1002号
( 72) 发明人 邓瑞
( 51) Int.Cl. G01D 11/3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轨道支架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支架,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壳,所述安装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安装底座的一侧与调节壳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壳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的底部套设有蜗轮,所述调节壳内腔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蜗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把手,把手最终带动支撑座进行上下移动,对高度进行调节,即达到了方便调节的目的,该轨道支架具备方便调节的优点,通过转动把手便可轻易对支撑座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大了该轨道支架的使用范围,提高了该轨道支架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
CN 211085298 U 1/1页
- 一种轨道支架,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壳(2),所述安装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远离安装底座(1)的一侧与调节壳(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壳(2)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表面的底部套设有蜗轮(5),所述调节壳(2)内腔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蜗杆(6),所述蜗杆(6)位于蜗轮(5)的前侧,所述蜗杆(6)与蜗轮(5)相啮合,所述蜗杆(6)的右端贯穿至调节壳(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所述调节壳(2)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机构(9),所述螺纹套(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0),所述调节杆(10)的顶部贯穿至调节壳(2)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弧形座(11),所述弧形座(11)的内腔设置有支撑座(13)。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9)包含有开设于调节壳(2)内腔两侧的限位槽(91),所述限位槽(9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92),两个限位块(92)相对的一侧均与螺纹套(8)固定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座(1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弹簧(12)远离弧形座(11)的一端与支撑座(13)固定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减震垫(14)。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远离调节杆(10)的一端与弧形座(11)固定连接。
说明书
CN 211085298 U 1/3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支架。
背景技术
轨道指用条形的钢材铺成的供火车、电车等行驶的路线,随着铁路运量的增加,以及机车车辆轴重和行驶速度的提高,相继出现了许多新型轨道,如无缝线路、宽轨枕线路、整体道床线路和板式轨道等。
铁路轨道区段的每个端点都会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在安装时需要使用到轨道支架,由于现有的轨道支架多为螺栓紧固,无法对轨道支架调节高度,增大了轨道支架使用的局限性,降低了轨道支架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支架,具备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轨道支架多为螺栓紧固,无法对轨道支架调节高度,增大了轨道支架使用的局限性,降低了轨道支架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支架,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壳,所述安装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安装底座的一侧与调节壳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壳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的底部套设有蜗轮,所述调节壳内腔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位于蜗轮的前侧,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的右端贯穿至调节壳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调节壳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机构,所述螺纹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部贯穿至调节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弧形座,所述弧形座的内腔设置有支撑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