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电 话:0991-6663985
联系人:杨辉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新市区河南东路739号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号楼102室

成果介绍

权 利 要 求 书

说 明 书 摘 要

摘要附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移动板车,用于快速改变移动板车的方向,包括底板和转向装置,底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块,转向装置包括固定杆和转向杆,固定杆的上部中空,固定杆的上部内壁开设有转向槽,转向槽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将转向槽平分。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块,转动块的两端侧壁均与转向槽滑动连接。其中,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均用于阻挡转动块转动。转向杆的顶面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中部与转向杆固定连接。转向装置的转向杆带动转动块在转向槽内转动,可以任意变化移动板车的位置,实现了灵活变化移动板车方向的良好效果,使拉动货物比较轻松,便于移动平板车。

权 利 要 求 书

摘 要 附 图

1

权 利 要 求 书

2

权 利 要 求 书

1

  1. 一种便携式移动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转向装置,所述底板与所述转向装置连接;所述底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底板的侧壁插接;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固定杆和转向杆,所述转向杆的下端套设在所述固定杆的中部,所述转向杆在所述固定杆中转动;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外壁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插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插入所述固定杆中,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底板中;所述固定杆的上部中空,所述固定杆的上部内壁开设有转向槽,所述转向槽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将所述转向槽平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两端侧壁均与所述转向槽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均用于阻挡转动块转动;所述转向杆的顶面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中部与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挡块的截面均为三角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的长度与所述固定杆的内径相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中部与所述转向杆焊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杆的外壁焊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设置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分别套设在所述推杆的两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螺纹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面分别设置有多个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底板的底面转动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底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

说 明 书

1

一种便携式移动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货平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板车。

背景技术

拉货平板车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广泛使用在超市,宾馆,仓库作短程搬运使用,普通最大载重可达600kg。但没有举升能力,此特点和举升搬运堆高车辆有很大区别。可折叠式便携的手推车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而广泛使用。

拉货平板车的性能和特点:

  • 车板采用高性能聚丙烯(PP)新料,菱形加固承重新升级,经久耐用。
  • 扶手上加装防滑手柄套,舒适防滑,加大手柄推动强度。
  • 板面配有防滑螺丝帽盖,防止货物掉落防尘防锈延长寿命。
  • 板车可折叠式扶手,最大限度节省空间。
  • ER静音脚轮采用天然橡胶原料,有效减轻噪音及推动力。

但是现有的平板车在转弯时不灵活,导致扶手时经常会有由于承载较重的重物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气,使推杆与车板之间出现损坏,移动平板车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移动板车,通过转向装置灵活变换移动板车的方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移动板车,用于快速改变移动板车的方向,包括底板和转向装置,底板与转向装置连接。底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底板的侧壁插接。转向装置包括固定杆和转向杆,转向杆的下端套设在固定杆的中部,转向杆在固定杆中转动。固定杆的下端外壁与连接块的一端插接,连接块的一端插入固定杆中,连接块的另一端插入底板中。固定杆的上部中空,固定杆的上部内壁开设有转向槽,转向槽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将转向槽平分。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块,转动块的两端侧壁均与转向槽滑动连接。其中,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均用于阻挡转动块转动。转向杆的顶面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中部与转向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转向装置的转向杆带动转动块在转向槽内转动,可以任意变化移动板车的位置,实现了灵活变化移动板车方向的良好效果,使拉动货物比较轻松,便于移动平板车。

进一步优选为: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截面均为矩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能够与转动块完全贴合,达到挡住转动块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为:转动块的长度与固定杆的内径相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块能够与转向槽接触,转动块不易从转向槽上脱落下来。

进一步优选为:推杆的中部与转向杆焊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推杆与转向杆之间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在反复的推拉过程中,不易使推杆与转向杆之间发生断裂或损坏。

进一步优化为:连接块与固定杆的外壁焊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在反复的推拉过程中,不易使连接块与固定杆之间发生断裂或损坏,避免移动板车出现损坏的现象。

进一步优化为:推杆上设置有防滑套,防滑套分别套设在推杆的两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手部出汗而致手部与推杆之间打滑。

进一步优化为: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固定杆的顶部螺纹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可以防止灰尘和雨水进入固定杆中,延长移动板车的实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为:底板的底面分别设置有多个转轴,转轴与底板的底面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变化移动板的方向时,转轴可以灵活的带动移动轮转动。

进一步优化为:转轴与底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变化移动板的方向时,转轴可以灵活的带动移动轮转动,实现任意变化移动板车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11-移动轮;12-转轴;13-连接块;2-转向装置;21-固定杆;22-转动块;23-转向槽;24-第一挡块;25-第二挡块;26-转向杆;27-推杆;28-防滑套;281-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一种便携式移动板车,如图1所示,用于快速改变移动板车的方向,包括底板1和转向装置2,底板1与转向装置2连接。底板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与底板1的侧壁插接。

转向装置2包括固定杆21和转向杆26,转向杆26的下端套设在固定杆21的中部,转向杆26在固定杆21中转动。固定杆21的下端外壁与连接块13的一端插接,连接块13的一端插入固定杆21中,连接块13的另一端插入底板1中。固定杆21的上部中空,固定杆21的上部内壁开设有转向槽23,转向槽2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块24和第二挡块25,第一挡块24和第二挡块25将转向槽23平分。固定杆2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块22,转动块22的两端侧壁均与转向槽23滑动连接。其中,第一挡块24和第二挡块25均用于阻挡转动块22转动。

转向杆26的顶面设置有推杆27,推杆27的中部与转向杆26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块24和第二挡块25的截面均为矩形,矩形的第一挡块24和第二挡块25能够与转动块22完全贴合,达到挡住转动块22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转动块22的长度与固定杆21的内径相等,转动块22能够与转向槽23接触,转动块22不易从转向槽23上脱落下来。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推杆27的中部与转向杆26焊接,实现推杆27与转向杆26之间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在反复的推拉过程中,不易使推杆27与转向杆26之间发生断裂或损坏。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连接块13与固定杆21的外壁焊接,在反复的推拉过程中,不易使连接块13与固定杆21之间发生断裂或损坏,避免移动板车出现损坏的现象。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推杆27上设置有防滑套28,防滑套28分别套设在推杆27的两端,防止手部出汗而致手部与推杆27之间打滑。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固定杆2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固定杆21的顶部螺纹连接,盖板可以防止灰尘和雨水进入固定杆21中,延长移动板车的实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底面分别设置有多个转轴12,转轴12连接有移动轮11,转轴12与底板1的底面转动连接,在变化移动板的方向时,转轴12可以灵活的带动移动轮11转动。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转轴12与底板1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在变化移动板的方向时,转轴12可以灵活的带动移动轮11转动,实现任意变化移动板车的方向。

综上所述,转向装置2的转向杆26带动转动块22在转向槽23内转动,可以任意变化移动板车的位置,实现了灵活变化移动板车方向的良好效果,使拉动货物比较轻松,便于移动平板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 明 书 附 图

5

图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