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带有驱鸟结构设计的悬式绝缘子
成果介绍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公告号:CN 213339872 U
授权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202022714037.4
申请日:2020.11.20
专利权人:熊艳
地址: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银三角管委会蛟溪村蛟溪自然村24号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国际分类号 (Int.Cl.)
- H01B 17/08(2006.01)
- H01B 17/40(2006.01)
- A01M 29/08(2011.01)
- A01M 29/16(2011.01)
- A01M 29/12(2011.01)
- A01M 29/32(2011.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有驱鸟结构设计的悬式绝缘子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驱鸟结构设计的悬式绝缘子,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和第三绝缘片,固定杆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杆。 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各个方向对鸟类造成干扰,同时蜂鸣器可以释放干扰鸟类的声音,对鸟类进行驱赶,通过驱鸟剂存放盒和驱鸟剂释放管,释放鸟类厌恶的气味在空气中扩散,对鸟类进行驱逐,解决了传统的驱鸟方式因为对鸟类容易产生适应性且受防护范围的限制,驱鸟效果都不太理想,引起的输电线路异常、事故数量仍呈逐年上升趋势,给输送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不良后果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CN 213339872 U 1/1页
- 一种带有驱鸟结构设计的悬式绝缘子,包括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片(2)、第二绝缘片(3)和第三绝缘片(4),所述固定杆(1)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5),所述轴承(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杆(6),所述连杆(6)远离轴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块(7),所述连块(7)的外侧焊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远离连块(7)的一端焊接有反光镜(9),所述反光镜(9)的内部设置有镜片(10)。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驱鸟结构设计的悬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板(11),所述连板(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蜂鸣器(12)。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驱鸟结构设计的悬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管(13),所述套管(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鸟剂存放盒(14),所述驱鸟剂存放盒(14)的顶部设置有驱鸟剂释放管(15)。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驱鸟结构设计的悬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16),所述第一卡块(16)通过螺杆(17)螺纹连接有第二卡块(18)。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驱鸟结构设计的悬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刺锥(19),所述刺锥(19)均匀分布在反光镜(9)的外侧。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驱鸟结构设计的悬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的底部设置有螺栓(21)。
说明书
CN 213339872 U 1/3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驱鸟结构设计的悬式绝缘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自然界中的鸟类种群、数量及活动范围也逐渐增大。 鸟类在配电线路杆塔柱上,尤其是在开关采用铜接线鼻子的接线柱上及瓷套管附近筑巢、栖息, 由此,引起配电线路的短路、跳闸等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使电网安全运行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驱鸟结构设计的悬式绝缘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各个方向对鸟类造成干扰,同时蜂鸣器可以释放干扰鸟类的声音等。
附图说明
-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和第三绝缘片的结构示意图;
-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光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杆;2、第一绝缘片;3、第二绝缘片;4、第三绝缘片;5、轴承;6、连杆;7、连块;8、弹簧;9、反光镜;10、镜片;11、连板;12、蜂鸣器;13、套管;14、驱鸟剂存放盒;15、驱鸟剂释放管;16、第一卡块;17、螺杆;18、第二卡块;19、刺锥;20、固定块;2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第一卡块16、螺杆17和第二卡块18将本装置安装在供电设备上。 综上所述,解决了传统的驱鸟方式因为对鸟类容易产生适应性且受防护范围的限制, 驱鸟效果都不太理想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