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电 话:0991-6663985
联系人:杨辉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新市区河南东路739号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号楼102室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授权公告号:CN 210687979 U

授权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201921030450.X

申请日:2019.07.04

专利权人:刘枢

地址: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板东镇 板东村

发明人:冯新悦

国际分类:
F21S 8/08(2006.01)
F21V 15/04(2006.01)
F21W 131/103(2006.01)

文件页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包括底杆和顶杆,所述底杆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杆。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弹片、转动环、移动环和第一弹簧,当遇到正面撞击时,弹片受到挤压变形, 弹片首先吸收撞击能量,弹片向两端变形,推动移动环向上移动,移动环挤压第一弹簧, 第一弹簧变形,再次吸收撞击能量。当遇到偏心撞击时,撞击产生的力可分解出一部分切向力和 正面撞击力,切向力带动弹片产生平面内的轴向转动,弹片通过移动环和第一弹簧带动转动环 沿转动珠转动,使撞击物体沿偏心方向移动,从而减小切向力对底杆的损害,降低撞击强度, 通过弹片和第一弹簧的二级变形,充分吸收撞击能量,充分保护了路灯安全。

权利要求书

CN 210687979 U 1/1页

  1. 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包括底杆(1)和顶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1)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杆(10),且顶杆(10)顶面通过支杆(11)连接有灯头(12),所述底杆(1)表面套接有移动环(6),且移动环(6)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片(7),并且移动环(6)顶面通过第一弹簧(2)与转动环(5)连接,所述转动环(5)顶面开设有轨道(13),所述底杆(1)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3),且固定盘(3)和转动环(5)之间填充有转动珠(4),并且转动珠(4)卡接于轨道(13)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1)下方设置有移动盒(8),且底杆(1)底面贯穿移动盒(8)顶面并延伸至移动盒(8)内部,并且底杆(1)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盘(17),所述移动盘(17)底面和顶面与移动盒(8)内底面和内顶面抵接,且移动盒(8)内壁通过第二弹簧(16)与移动盘(17)连接,所述移动盒(8)顶面和底杆(1)之间通过折叠雨布(15)密封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1)内部设置有十字钢(14),且十字钢(14)最外侧边缘与底杆(1)内壁抵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盒(8)为圆柱形结构,且移动盒(8)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孔,并且孔直径大于底杆(1)外径。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16)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二弹簧(16)沿移动盒(8)底面中心点等角度布置。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盒(8)底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与基础固定连接。

说明书

CN 210687979 U 1/3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

背景技术

路灯是指给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灯具,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范围内的灯具。路灯 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需要照明的地方,路灯设置在较高的位置,通过灯杆进行固定,由于灯杆 设置在路边,难免会遭受碰撞,现阶段的灯杆多为金属空心圆杆,受到撞击后容易变形, 不好修复。

现阶段已出现了在灯杆表面添加弹簧和防撞板进行缓冲的方法,但是,弹簧为一次性 缓冲,缓冲过后无法进行二次缓冲,能量吸收的不多,防撞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同时,当弹簧完全收缩后,便不能继续进行缓冲和吸能,灯杆本撞坏的几率仍然很大, 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包括底杆和顶杆,所述底杆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杆,且顶杆顶面通过支杆连接有灯头, 所述底杆表面套接有移动环,且移动环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片,并且移动环顶面通过第一弹簧与转动环连接,所述转动环顶面开设有轨道, 所述底杆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且固定盘和转动环之间填充有转动珠,并且转动珠卡接于轨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杆;2、第一弹簧;3、固定盘;4、转动珠;5、转动环;6、移动环;7、弹片;8、移动盒;9、安装板;10、顶杆;11、支杆;12、灯头;13、轨道;14、十字钢;15、折叠雨布;16、第二弹簧;17、移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防撞高强度的路灯,包括底杆1和顶杆10,底杆1顶面固定 连接有顶杆10,且顶杆10顶面通过支杆11连接有灯头12,为路灯常见结构在此不做过多 赘述,底杆1表面套接有移动环6,且移动环6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片7,弹片7设置有多个, 且弹片7沿底杆1圆心等角度布置,弹片7为金属片,并且移动环6顶面通过第一弹簧2与转动环5 连接,转动环5套接在底杆1表面,转动环5顶面开设有轨道13,底杆1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 3,且固定盘3和转动环5之间填充有转动珠4,并且转动珠4卡接于轨道13内部,当遇到正面 撞击时,当撞击力度超过弹片7变形力度时,弹片7受到挤压变形,弹片7首先吸收撞击能量, 弹片7向两端变形,推动移动环6向上移动,移动环6挤压第一弹簧2,第一弹簧2变形,再次吸 收撞击能量,通过弹片7和第一弹簧2的变形吸收撞击能量,减小撞击对底杆1的破坏,同时, 当遇到偏心撞击时,撞击产生的力可分解出一部分切向力和正面撞击力,正面撞击力带动 弹片7变形,切向力带动弹片7产生平面内的轴向转动,弹片7通过移动环6和第一弹簧2带动 转动环5沿转动珠4转动,使撞击物体沿偏心方向移动,从而减小切向力对底杆1的损害,降 低撞击强度,保护路灯,通过弹片7和第一弹簧2的二级变形,充分吸收撞击能量,通过转动 环5的转动,较小切向力作用,充分保护了底杆1安全,进而充分保护了路灯安全。

实施例二:参照图1和图3,底杆1下方设置有移动盒8,移动盒8为金属结构,且移动 盒8为不易变形结构,并且移动盒8内部开设有槽,且底杆1底面贯穿移动盒8顶面并延伸至 移动盒8内部,并且底杆1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盘17,移动盘17底面和顶面与移动盒8内底面 和内顶面抵接,移动盘17与移动盒8内部滑动卡接,且移动盒8内壁通过第二弹簧16与移动 盘17连接,移动盒8顶面和底杆1之间通过折叠雨布15密封连接,折叠雨布15为长度足够的 雨布,避免雨水进入移动盒8内部,同时不妨碍底杆1移动,当撞击力度过大时,弹片7和第一 弹簧2变形已经达到极限时,撞击力推动底杆1沿撞击力方向移动,底杆1带动移动盘17沿 撞击力方向移动,第二弹簧16变形进一步吸收能量,进一步抵消撞击力产生的瞬间伤害,保护 底杆1结构安全。

实施例三:参照图2,底杆1内部设置有十字钢14,且十字钢14最外侧边缘与底杆1内壁 抵接,十字钢14为垂直布置工字钢,工字钢受压强度高,设置在底杆1内部,保护底杆1 在撞击时不易变形。

实施例四:参照图3,移动盒8为圆柱形结构,且移动盒8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孔,并且孔直径大于底杆1外径,底杆1贯穿孔与移动盘17固定连接,孔不影响底杆1移动,且孔到底杆1外壁的距离小于第二弹簧16变形量,以防第二弹簧16到达弹力极限后损坏。

实施例五:参照图3,第二弹簧16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二弹簧16沿移动盒8底面中心点等角度布置,保证底杆1在移动时,第二弹簧16能全方位为底杆1泄力。

实施例六:参照图1,移动盒8底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与基础固定连接,为本领域常见固定结构,方便本装置固定安装,安装板9表面还开设有地脚螺栓孔,方便地脚螺栓安装。

工作原理

使用时,当遇到正面撞击时,当撞击力度超过弹片7变形力度时,弹片7受到挤压变形, 弹片7首先吸收撞击能量,弹片7向两端变形,推动移动环6向上移动,移动环6挤压第一弹簧2, 第一弹簧2变形,再次吸收撞击能量,通过弹片7和第一弹簧2的变形吸收撞击能量,减小撞击 对底杆1的破坏。同时,当遇到偏心撞击时,撞击产生的力可分解出一部分切向力和正面 撞击力,正面撞击力带动弹片7变形,切向力带动弹片7产生平面内的轴向转动, 弹片7通过移动环6和第一弹簧2带动转动环5沿转动珠4转动,使撞击物体沿偏心方向移动, 从而减小切向力对底杆1的损害,降低撞击强度,保护路灯,通过弹片7和第一弹簧2的 二级变形,充分吸收撞击能量,通过转动环5的转动,较小切向力作用,充分保护了底杆1 安全,进而充分保护了路灯安全。当撞击力度过大时,弹片7和第一弹簧2变形已经达到极限 时,撞击力推动底杆1沿撞击力方向移动,底杆1带动移动盘17沿撞击力方向移动,第二弹簧 16变形进一步吸收能量,进一步抵消撞击力产生的瞬间伤害,保护底杆1结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