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用新型专利
- (10) 授权公告号 CN 211513905 U
- (45) 授权公告日 2020.09.18
- (21) 申请号 201921841424.5
- (22) 申请日 2019.10.30
- (73) 专利权人 刘广亮
- 地址 051434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南高乡温家庄村三胡同9号
- (72)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 (51) Int.Cl. B01D 47/0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包括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内部横向等距竖直设置有转管,所述转管的侧壁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喷雾喷头,所述转管所处位置上方所述传输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端竖直固定设置有过渡管。本实用新型输水软管传导进入上下侧旋转圆板之间的水流从通水口处进入过渡管内,然后水流顺着过渡管冲入转管内,然后由喷雾喷头雾化喷出,并且电机通过过渡管带着转管旋转,使得雾化水与通过的废气充分接触,实现对废气中尘埃进行沉降,当喷雾喷头喷出的雾化水沉降下来聚成水流后,水流便顺着副排水管向下流至主排水管内汇聚,然后第二抽水泵抽出清水冲走主排水管内的污水。
权利要求书
CN 211513905 U 1/1页
- 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包括传输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1)的内部横向等距竖直设置有转管(6),所述转管(6)的侧壁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喷雾喷头(7),所述转管(6)所处位置上方所述传输管(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主轴端竖直固定设置有过渡管(14)且过渡管(14)的下端与所述转管(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过渡管(14)外围设置有旋转通水连接机构(12)且旋转通水连接机构(12)固定连接有输水软管(9),所述输水软管(9)的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抽水泵(10),所述传输管(1)下侧外壁横向等距固定设置有副排水管(2),所有所述副排水管(2)的下端头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主排水管(3),所述主排水管(3)的左端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抽水泵(4)。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通水连接机构(12)包括旋转圆板(16)、内转环(19)和通水口(13),所述旋转圆板(16)的上下成对平行存在且上侧位置所述旋转圆板(16)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11)的主轴端,下侧位置所述旋转圆板(16)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渡管(14)上,所述内转环(19)环绕设置在上下侧所述旋转圆板(16)之间,上下侧所述旋转圆板(16)内侧端面边沿处环绕设置有环形滑槽(17)且所述内转环(19)上下侧边沿均滑动连接在所述环形滑槽(17)内,所述内转环(19)的上下边沿环绕设置有橡胶密封圈(18),同时所述输水软管(9)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转环(19)侧壁上,所述通水口(13)开设在所述过渡管(14)侧壁上且通水口(13)处于上下侧所述旋转圆板(16)之间。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套(8)且输水软管(9)穿过所述固定套(8)。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8)为U形的弹性橡胶体,所述固定套(8)所处位置的所述传输管(1)外壁上成对固定设置有扣环(15)且固定套(8)的两端插在所述扣环(15)内。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排水管(2)所处位置的所述传输管(1)内壁上开设有凹槽(5)。
说明书
CN 211513905 U 1/3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如今的工业生产中,对于一些工业原料的处理一般都会产生废气,这些废气中包含着很多物质,其中粉尘是比较常见的物质,特别是燃烧物的废气,一般这些粉尘直接排放容易污染空气;
一般废气处理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一般废气处理装置会采取喷雾沉降废气中的灰尘,但是一般喷雾端口都是直接对着一个方向,无法保证雾水充分接触灰尘,影响降尘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中的过渡管的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中的固定套与传输管连接的左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式喷雾废处理装置中旋转通水连接机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参考
图中:1、传输管;2、副排水管;3、主排水管;4、第二抽水泵;5、凹槽;6、转管;7、喷雾喷头;8、固定套;9、输水软管;10、第一抽水泵;11、电机;12、旋转通水连接机构;13、通水口;14、过渡管;15、扣环;16、旋转圆板;17、环形滑槽;18、橡胶密封圈;19、内转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的第一抽水泵用于放置在外设的水源中,然后第一抽水泵将水源中的水抽出顺着输水软管传导至上下侧旋转圆板围成的空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