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

电 话:0991-6663985
联系人:杨辉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新市区河南东路739号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号楼102室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公告号:CN 210951627 U

授权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201921547297.8

申请日:2019.09.18

专利权人:泉州市丰泽区跷跘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宝洲路草埕花园10幢1301号

发明人:庄春芬

国际专利分类:

F24F 3/16 (2006.01)
F24F 13/28 (2006.01)
A61L 9/015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有壳体,该壳体两端分为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依次固定有混合管、风机和电极针,混合管靠近进风口一端的侧面还设有贯穿至混合管内的导入孔,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朝向于该导入孔。利用风机在壳体内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离子经导入孔带入混合管内,使外界空气和臭氧离子在混合管内流动的过程中在随螺旋叶片的作用下产生扰流,从而使外界空气和臭氧离子充分混合接触,使臭氧能够将即将经出风口吹出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并且臭氧杀菌后的空气还可将电极针电离出的负氧离子经出风口吹出,使人们可呼吸到更为洁净的且带有负氧离子的空气。

权利要求书

CN 210951627 U 1/1页

  1. 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有形成净化器外观的壳体,该壳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壳体内配置有臭氧发生器和风机,所述臭氧发生器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风机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固定有混合管,所述混合管内固定有螺旋叶片,且混合管的两端管口分别正对于进风口和风机,混合管侧面还设有导入孔,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朝向于该导入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固定有电极针,所述电极针位于所述风机和出风口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风机和电极针之间还设有过滤框,该过滤框包括有两个相互扣合的框体,两框体的正面均为具有网孔的平面,且两框体之间嵌入有过滤滤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两侧均设有卡槽,所述过滤框两侧分别嵌入于壳体两侧的卡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适配连接有底座,所述臭氧发生器、混合管、风机、和电极针均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壳体扣合于底座上。

说明书

CN 210951627 U 1/3页

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和净化器,其主要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例如内置臭氧发生器的空气净化器,其利用风机将净化器外界的空气带入,使空气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离子接触,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中风机带入的空气被快速的带出,无法有效的与臭氧离子充分接触,使得杀菌消毒的作用不够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以克服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中利用臭氧杀菌消毒的作用不明显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有形成净化器外观的壳体,该壳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壳体内配置有臭氧发生器和风机,所述臭氧发生器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风机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固定有混合管,所述混合管内固定有螺旋叶片,且混合管的两端管口分别正对于进风口和风机,混合管侧面还设有导入孔,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朝向于该导入孔。

[0005]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还固定有电极针,所述电极针位于所述风机和出风口之间。

[0006]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内在所述风机和电极针之间还设有过滤框,该过滤框包括有两个相互扣合的框体,两框体的正面均为具有网孔的平面,且两框体之间嵌入有过滤滤芯。

[0007]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内的两侧均设有卡槽,所述过滤框两侧分别嵌入于壳体两侧的卡槽内。

[0008]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底部适配连接有底座,所述臭氧发生器、混合管、风机、和电极针均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壳体扣合于底座上。

[0009]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当风机将壳体外界的空气从进风口带入混合管内,同时风机在壳体内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离子经导入孔带入混合管内,使外界空气和臭氧离子在混合管内流动的过程中在随螺旋叶片的作用下产生扰流,从而使外界空气和臭氧离子充分混合接触,使臭氧能够将即将经出风口吹出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使空气更为洁净。并且,臭氧杀菌后的空气还可将电极针电离出的负氧离子经出风口吹出,使人们可呼吸到更为洁净的且带有负氧离子的空气。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壳体倾斜的俯视的立体示意图。
[0013] 图4为底座及固定于底座上的各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为混合管及混合管内的螺旋叶片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附图1至4所示,一种释放洁净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有形成净化器外观的壳体1和与壳体1适配安装的底座2。所述壳体1和底座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底座底部向上螺旋连接螺丝21至壳体1内四个边角的螺纹孔14,实现底座2和壳体1的连接和拆卸。所述壳体1一端为进风口11,另一端为出风口12,所述进风口11配置有防护网,所述出风口12可以是百叶窗口。

[0017] 所述底座2上沿进风口11至出风口12的方向依次固定有混合管3、风机5和电极针7,所述混合管3的两端管口分别正对于壳体1的所述进风口11和风机5。混合管3、风机5和电极针7的固定均可以是如附图4所示的,在底座2上设置一体成型的连接结构22,混合管3、风机5和电极针7均通过螺丝23于该连接结构螺旋连接实现固定。混合管3靠近进风口11一端的侧面还设有贯穿至混合管3内的导入孔31,所述臭氧发生器5的输出端朝向于该导入孔31。所述混合管3内还固定有螺旋叶片8,具体的,可将螺旋叶片8的首尾两端的螺旋面边缘与混合管3的内壁通过焊接工艺进行固定。当风机5启动时,将壳体1外界气流从进风口11带入混合管3内,同时在壳体1内风机5将臭氧发生器4产生的臭氧离子经导入孔31带入混合管3内,使外界空气和臭氧离子在混合管3内流动的过程中在随螺旋叶片的作用下产生扰流,从而使外界空气和臭氧离子充分混合接触多种流体能够相互混合,从而对外界吸入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进行灭杀,使空气更为洁净,从而提高空气质量。

[0018] 如附图2和3所示,所述壳体1内在所述风机5和电极针7之间的两侧均设有卡槽13,壳体1内设置有过滤框6,该过滤框6两侧分别嵌入于壳体1两侧的卡槽13内。过滤框6包括有两个相互扣合的框体61,两框体61均为内凹的结构,且框体61内凹的平面均为具有网孔的平面,且两框体61之间嵌入有过滤滤芯(示图未示)。更换滤芯时,可将壳体1拆卸,从卡槽13内取出过滤框6分离两框体61即可对过滤芯进行更换。此过滤框6的结构使空气在经混合管3杀菌之后,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净化后的空气质量。

[0019] 所述底座2上还固定有变换装置(示图未示),该变换装置通过负离子输出线连接至电极针7,变换装置即为将电源线输入的电流转换为直流负高压的装置,其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作详细赘述。 工作时,电流经过变换装置然后通过负氧离子输出线进入电极针7发生电离,电离出的负电子与氧离子结合形成负氧离子,负氧离子随上述过滤框6净化后的空气在风机5的作用下,经出风口12排出,从而使人们可呼吸到更为洁净的且带有负氧离子的空气。

[0020] 优选的,壳体1顶部还配置有控制键、控制单元和显示屏9,所述控制单元可以是单片机芯片,且控制单元接收控制键的控制信号以对上述臭氧发生器4、风机5和电极针7进行控制,所述显示屏9用于显示臭氧发生器4、风机5和电极针7的状态进行显示。

[0021]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