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成果 > 技术成果

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

电 话:0991-6663985
联系人:杨辉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新市区河南东路739号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号楼102室

成果介绍

说明书摘要

  1. 100004
  2. 201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肥料播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施肥,且便于运输肥料的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

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包括:

  • 外壳底部两侧均对称转动式设有转向杆;
  • 轮子,转向杆底部均转动式设有轮子;
  • 转杆,外壳上部中间转动式设有转杆;
  • 挡块,转杆上设有挡块;
  • 第一固定块,外壳下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块;
  • 出料口,第一固定块一侧之间设有用于非肥料出口的出料口,出料口与外壳相连。

向上移动第二把手,带动挡板向上移动,使得挡板不再挡住出料口,肥料将通过出料口流出,便可推动本实用新型对林木进行施肥,从而无需人工施肥。

摘要附图

  1. 100005
  2. 2010.2

权利要求书

  1. 100001
  2. 2010.2

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 外壳(3)底部两侧均对称转动式设有转向杆(2);
  • 轮子(1),转向杆(2)底部均转动式设有轮子(1);
  • 转杆(5),外壳(3)上部中间转动式设有转杆(5);
  • 挡块(4),转杆(5)上设有挡块(4);
  • 第一固定块(6),外壳(3)下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块(6);
  • 出料口(7),第一固定块(6)一侧之间设有用于肥料出口的出料口(7),出料口(7)与外壳(3)相连;
  • 限位杆(8),外壳(3)中间一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限位杆(8);
  • 推杆(9),外壳(3)前部中间设有推杆(9);
  • 第三固定块(15),外壳(3)下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三固定块(15),第三固定块(15)位于第一固定块(6)的上方;
  • 第二连接杆(16),第三固定块(15)顶部均设有第二连接杆(16);
  • 挡板(18),第二连接杆(16)之间滑动式设有挡板(18),挡板(18)与出料口(7)配合;
  • 弹簧(17),挡板(18)底部两侧与第二连接杆(16)之间连接有弹簧(17),弹簧(17)的数量为两个;
  • 第二把手(19),挡板(18)顶部设有第二把手(19),第二把手(19)与限位杆(8)配合。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

  • 第二固定块(10),外壳(3)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固定块(10);
  • 第一连接杆(11),第二固定块(10)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11);
  • 翻盖(13),第一连接杆(11)上转动式设有可对肥料进行防护遮雨的翻盖(13);
  • 扭簧(12),翻盖(13)与第二固定块(10)之间连接有扭簧(12);
  • 第一把手(14),翻盖(13)顶部对称设有第一把手(1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其特征是:转杆(5)一侧设有握把。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其特征是:推杆(9)是通过螺栓连接的。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把手(14)上设有握块。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其特征是:轮子(1)的材质为聚乙烯。

说明书

  1. 100003
  2. 2010.2

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肥料播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

背景技术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林木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山谷地带是集水区域,水源较为充足,林木密集区位于山谷地带,因山谷地区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人们一次无法携带大量的肥料,所以需要人们一趟一趟的将肥料运送到山谷,再进行人工施肥工作,这一工作非常的劳累且繁琐,浪费较多人力,人工施肥效率过低,消耗大把时间。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无需人工施肥,且便于运输肥料的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因山谷地区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人们一次无法携带大量的肥料,所以需要人们一趟一趟的将肥料运送到山谷,再进行人工施肥工作,这一工作非常的劳累且繁琐,浪费较多人力,人工施肥效率过低,消耗大把时间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施肥,且便于运输肥料的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包括:

  • 外壳底部两侧均对称转动式设有转向杆;
  • 轮子,转向杆底部均转动式设有轮子;
  • 转杆,外壳上部中间转动式设有转杆;
  • 挡块,转杆上设有挡块;
  • 第一固定块,外壳下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块;
  • 出料口,第一固定块一侧之间设有用于非肥料出口的出料口,出料口与外壳相连;
  • 限位杆,外壳中间一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限位杆;
  • 推杆,外壳前部中间设有推杆;
  • 第三固定块,外壳下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位于第一固定块的上方;
  • 第二连接杆,第三固定块顶部均设有第二连接杆;
  • 挡板,第二连接杆之间滑动式设有挡板,挡板与出料口配合;
  • 弹簧,挡板底部两侧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的数量为两个;
  • 第二把手,挡板顶部设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与限位杆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

  • 第二固定块,外壳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固定块;
  • 第一连接杆,第二固定块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
  • 翻盖,第一连接杆上转动式设有可对肥料进行防护遮雨的翻盖;
  • 扭簧,翻盖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连接有扭簧;
  • 第一把手,翻盖顶部对称设有第一把手。

进一步地,转杆一侧设有握把。

进一步地,推杆是通过螺栓连接的。

进一步地,第一把手上设有握块。

进一步地,轮子的材质为聚乙烯。

有益效果为:

  • 向上移动第二把手,带动挡板向上移动,使得挡板不再挡住出料口,肥料将通过出料口流出,便可推动本实用新型对林木进行施肥,从而无需人工施肥,更加方便;
  • 推动推杆,带动外壳移动,进而带动轮子转动,轮子的作用下可使本实用新型移动更为便利,搬运肥料更加方便;
  • 转动翻盖打开,扭簧发生形变,将肥料倒入外壳内,松开翻盖,使得翻盖在扭簧的作用下反向转动复位关闭,无需人工关闭翻盖,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轮子,2、转向杆,3、外壳,4、挡块,5、转杆,6、第一固定块,7、出料口,8、限位杆,9、推杆,10、第二固定块,11、第一连接杆,12、扭簧,13、翻盖,14、第一把手,15、第三固定块,16、第二连接杆,17、弹簧,18、挡板,19、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山谷地带肥料播撒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轮子1、转向杆2、外壳3、挡块4、转杆5、第一固定块6、出料口7、限位杆8、推杆9、第三固定块15、第二连接杆16、弹簧17、挡板18和第二把手19,外壳3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转向杆2,转向杆2底部均转动式设有轮子1,轮子1的材质为聚乙烯,其材质耐磨,不易粘附泥土,更加适用,外壳3上部中间转动式设有转杆5,转杆5上设有挡块4,转杆5左侧设有握把,便于人们对转杆5进行转动,外壳3下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块6,第一固定块6右侧之间设有出料口7,出料口7与外壳3相连,外壳3中间右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限位杆8,外壳3前部中间设有推杆9,推杆9是通过螺栓连接的,可更加稳固,也可拆卸,外壳3下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三固定块15,第三固定块15位于第一固定块6的上方,第三固定块15顶部均设有第二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6之间滑动式设有挡板18,挡板18与出料口7配合,挡板18底部前后两侧与第二连接杆16之间连接有弹簧17,弹簧17的数量为两个,挡板18顶部设有第二把手19,第二把手19与限位杆8配合。

当人们需要对山谷地带的林木进行施肥时,人们可先将肥料放置在外壳3内上侧,随后便可推动推杆9,带动外壳3移动,进而带动轮子1转动,轮子1转动使得本装置移动更为便利,当人们需要转向时,人们转动推杆9,带动外壳3转动,进而带动转向杆2与轮子1转动,这样便可对本装置进行转向,人们将本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随后转动握把带动转杆5转动,进而带动挡块4转动,使得挡块4不再挡住外壳3,肥料将掉落至外壳3内下侧,掉落足够肥料后,反向转动握把,带动转杆5与挡块4反向转动复位,使得挡块4挡住外壳3,接着转动限位杆8,将限位杆8取下,向上移动第二把手19,带动挡板18向上移动,弹簧17被拉伸,便可将限位杆8放回,反向转动限位杆8固定,使得限位杆8处于第二把手19内,限位杆8将挡住第二把手19,挡板18向上移动不再挡住出料口7,使得外壳3内的肥料通过出料口7流出至林木上,便可均匀的对林木进行施肥,当林木施肥完毕,人们停止推动推杆9,再次转动限位杆8,将其取出,使得限位杆8不再挡住第二把手19,挡板18将在弹簧17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把手19向下移动复位,挡板18将挡住出料口7,肥料不再流出,人们将限位杆8放回,反向转动固定即可。

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块10、第一连接杆11、扭簧12、翻盖13和第一把手14,外壳3前部上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二固定块10,第二固定块10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1上转动式设有翻盖13,翻盖13与第二固定块10之间连接有扭簧12,翻盖13顶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把手14,第一把手14上设有握块,可更加贴合手部,使用感更好。

当人们需要对林木进行施肥时,人们可向上移动第一把手14,转动翻盖13打开,扭簧12发生形变,人们便可将肥料倒入外壳3内上侧,倒入完毕后,松开第一把手14,使得翻盖13在扭簧12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把手14反向转动,便可将翻盖13关闭,可对肥料进行防护遮雨。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说明书附图

  1. 图1
  2. 图2
  3. 图3
  4. 图4
  5. 图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