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实用新型专利
- 授权公告号: CN 213146602 U
- 授权公告日: 2021.05.07
- 申请号: 202021568519.7
- 申请日: 2020.08.01
- 专利权人: 叶芝
- 地址: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四十八镇高门村红星15号
- 发明人: 叶芝
- Int.Cl.:
F23J 15/02(2006.01)
F23J 15/06(2006.01)
F23J 15/08(2006.01)
权利要求书: 1页
说明书: 3页
附图: 3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包括作业锅炉、回收箱和蓄水机构,所述作业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和导烟管,所述导烟管安装在锅炉本体的头部,且导烟管与锅炉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设置在锅炉本体的侧面,且回收箱与导烟管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机构安装在回收箱的下端,方便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在锅炉本体进行燃烧作业,然后通过导烟管来稳定的将燃烧的烟气稳定的输入到箱体的内部,来保证带有热量的烟气可以在箱体内部稳定的沿着隔断板上下往复进行流动,这样就可以稳定的对弯折水管的各个部分进行加热使用,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水泵来将外部的水源稳定的通过弯折水管排放到蓄水箱的内部。
权利要求书
CN 213146602 U 1/1页
-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包括作业锅炉(1)、回收箱(2)和蓄水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锅炉(1)包括锅炉本体(11)和导烟管(12),所述导烟管(12)安装在锅炉本体(11)的头部,且导烟管(12)与锅炉本体(11)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2)设置在锅炉本体(11)的侧面,且回收箱(2)与导烟管(12)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机构(3)安装在回收箱(2)的下端,且蓄水机构(3)与回收箱(2)固定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2)包括箱体(21)和尾烟管(22),所述尾烟管(22)设置在箱体(21)的侧面,且尾烟管(22)与箱体(21)固定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211),所述过滤板(211)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透气孔(212),且过滤板(211)与箱体(21)固定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的内部还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隔断板(23),所述隔断板(23)垂直设置在箱体(21)的内侧面上,且隔断板(23)的一端与箱体(21)固定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机构(3)包括水泵(31)、弯折水管(32)和蓄水箱(33),所述弯折水管(32)固定安装在水泵(31)的出水口上,所述蓄水箱(33)设置在箱体(21)的下端面,且蓄水箱(33)与弯折水管(32)的末端相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11)的下端还设置有烟灰桶(213),所述烟灰桶(213)与箱体(21)固定连接。
说明书
CN 213146602 U 1/3页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锅炉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通过烟气来释放较多的热量,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合理进行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排放在大气中还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等情况,同时如果不对热量进行回收,会导致使用的时候热量利用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旨在改善现有的锅炉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通过烟气来释放较多的热量,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合理进行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排放在大气中还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等情况,同时如果不对热量进行回收,会导致使用的时候热量利用效率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立体图;
-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 图3是图2所示装置沿A-A方向剖视图;
- 图4是图1所示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