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实用新型专利
- 授权公告号:CN 214684576 U
- 授权公告日:2021.11.12
- 申请号:202022776247.6
- 申请日:2020.11.26
- 专利权人:威海市耀龙电动门有限公司
- 地址: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温泉镇昱威路259-3号
- 发明人:刘君磊
- Int.Cl.:
- B23D 79/02(2006.01)
- B23Q 1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 1页
说明书: 3页
附图: 3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控制座与传送机构,所述去毛刺装置还包括有:刮板与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控制座纵向端外表壁,所述支撑座竖直端外表壁滑动连接有滑套。 本实用新型中,装置主体启动时,传送机构呈逆时针转动,以进行钣金件的传送,加工过程中附着在传送机构外表壁的粉末会跟随传送机构转动,直至接触到刮板,刮板与传送机构外表壁相对摩擦而使得附着在传送机构外表壁的粉末脱离,脱离后的粉末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到收集箱,可定时取下收集箱可完成粉末的集中处理,从而提高了去毛刺装置的使用效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14684576 U 1/1页
- 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控制座(2)与传送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毛刺装置还包括有:刮板(4)与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固定安装在控制座(2)纵向端外表壁,所述支撑座(8)竖直端外表壁滑动连接有滑套(9),且所述滑套(9)竖直端两侧均通过弹性件(10)与支撑座(8)水平端内表壁弹性连接,所述滑套(9)外表壁与刮板(4)外表壁固定连接,所述刮板(4)顶部外表壁与传送机构(3)外表壁相抵接,所述刮板(4)下方设置有与控制座(2)底部固定连接的收集箱(7)。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座(2)底部固定安装有挂杆(5),所述收集箱(7)水平端外表壁固定安装有挂套(6),所述收集箱(7)通过挂套(6)挂接在挂杆(5)外表壁。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呈倾斜设置。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顶部外表壁涂设有耐磨涂层。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脚架。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0)内表壁与支撑座(8)竖直端外表壁相贴合。
说 明 书
CN 214684576 U 1/3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门,就是通过电机驱动的各种门。电动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安全、美观、方便、便捷,大大的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按“门”主要指工业门、伸缩门、旋转门、平移门、平开门、卷帘门、悬浮门等,伸缩门及大型平移门(铁制或不锈钢)应用于企业、厂房、小区等出入大门口;旋转门及轻型平移门(感应门)一般应用于星级宾馆、洗浴中心等高档大楼的出入口。
目前,现有的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各个钣金构件在完成初加工后需要经过专门的去毛刺装置进行去毛刺,而现有的去毛刺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去毛刺装置多是通过传送机构进行钣金件的传送,在装置进行去毛刺的过程中,会存在钣金粉末粘附在传送机构上,并随着粉末的堆积,粉末容易对后续钣金件的外表壁进行磨损,造成钣金件的损坏,从而降低了去毛刺装置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控制座与传送机构,所述去毛刺装置还包括有:刮板与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控制座纵向端外表壁,所述支撑座竖直端外表壁滑动连接有滑套,且所述滑套竖直端两侧均通过弹性件与支撑座水平端内表壁弹性连接,所述滑套外表壁与刮板外表壁固定连接,所述刮板顶部外表壁与传送机构外表壁相抵接,所述刮板下方设置有与控制座底部固定连接的收集箱。
附图说明
-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与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杆与挂套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 1、装置主体;
- 2、控制座;
- 3、传送机构;
- 4、刮板;
- 5、挂杆;
- 6、挂套;
- 7、收集箱;
- 8、支撑座;
- 9、滑套;
- 1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电动门自动化加工用去毛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控制座2与传送机构3,去毛刺装置还包括有:
- 刮板4与支撑座8,支撑座8固定安装在控制座2纵向端外表壁,支撑座8竖直端外表壁滑动连接有滑套9,且滑套9竖直端两侧均通过弹性件10与支撑座8水平端内表壁弹性连接,滑套9外表壁与刮板4外表壁固定连接,刮板4顶部外表壁与传送机构3外表壁相抵接,刮板4下方设置有与控制座2底部固定连接的收集箱7。
具体的,如图1与图3所示,控制座2底部固定安装有挂杆5,收集箱7外表壁水平端外表壁固定安装有挂套6,收集箱7通过挂套6挂接在挂杆5外表壁,保证了收集箱7的位置稳定性的同时便于收集箱7的取出。
具体的,如图1所示,刮板4呈倾斜设置,用以使得刮离的粉末可稳定且完整的落入到收集箱7内。
具体的,如图1所示,刮板4顶部外表壁涂设有耐磨涂层,用以降低刮板4在工作时的磨损。
具体的,如图1所示,装置主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脚架,用以保证装置主体1整体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所示,弹性件10内表壁与支撑座8竖直端外表壁相贴合,限制刮板4发生除竖直方向外其他方向的偏移。
工作原理
使用时,装置主体1启动时,传送机构3呈逆时针转动,以进行钣金件的传送,加工过程中附着在传送机构3外表壁的粉末会跟随传送机构3转动,直至接触到刮板4,刮板4与传送机构3外表壁相对摩擦而使得附着在传送机构3外表壁的粉末脱离,脱离后的粉末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到收集箱7,可定时取下收集箱7可完成粉末的集中处理,且通过滑套9与弹性件10的设置,使得刮板4可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一定幅度的偏移,以适应传送机构3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抖动,保证了刮板4与传送机构3结合的紧密性,从而提高了去毛刺装置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