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生产模具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公告号 CN 211660887 U
授权公告日 2020.10.13
申请号 202020024572.4 B21D 53/88(2006.01)
申请日 2020.01.07
专利权人 苏州科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浒关分区山林路9号
发明人 胡泽魁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代理人 金香云
Int. Cl.
- B21D 37/10(2006.01)
- B21D 37/12(2006.01)
- B21D 22/02(2006.01)
- B21D 45/02(2006.01)
- B21D 45/06(2006.01)
权利要求书 1页 说明书 3页 附图 1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生产模具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生产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四角处设置有立柱,立柱顶端设置有顶板,底座表面设置有下模板,下模板中部设置有凹模,底座位于下模板四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有下模板,顶板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另一端贯穿顶板与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底面固定有凸模,上模板四角处设置有第一滑块,导向柱对应滑块位置设置有第一滑槽,上模板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所述凸模外侧设置有凸模保护套,凸模保护套两侧设置有卸料板,两卸料板与凸模保护套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滑块,凸模保护套对应第二滑块位置设置有第二滑槽,卸料板与凸模保护套滑动连接。
权利要求书
CN 211660887 U 1/1页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四角处设置有立柱(2),立柱(2)顶端设置有顶板(3),底座(1)表面设置有下模板(4),下模板(4)中部设置有凹模(5),底座(1)位于下模板(4)四周设置有导向柱(6);所述顶板(3)下方设置有下模板(4),顶板(3)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液压缸(9),液压缸(9)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8),液压杆(8)另一端贯穿顶板(3)与上模板(7)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7)底面固定有凸模(10),上模板(7)四角处设置有第一滑块(12),导向柱(6)对应滑块位置设置有第一滑槽(11),上模板(7)与导向柱(6)滑动连接;所述凸模(10)外侧设置有凸模保护套(15),凸模保护套(15)两侧设置有卸料板(18),两卸料板(18)与凸模保护套(15)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滑块(14),凸模保护套(15)对应第二滑块(14)位置设置有第二滑槽(13),卸料板(18)与凸模保护套(15)滑动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卸料板(18)顶面中部设置有丝杆(16),丝杆(16)另一端贯穿顶板(3)与驱动电机(17)输出端固定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5)表面设置有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杆,顶杆设置于凹模(5)中心位置,凹模(5)正面对应顶杆位置设置有条形开口,顶杆底端向外延伸设置有横杆,横杆另一端贯穿条形开口。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10)与上模板(7)之间设置有上垫片;所述凹模(5)与下模板(4)之间设置有下垫片。
说明书
CN 211660887 U 1/3页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生产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电机铝壳在生产时,通常为对铝壳冲压成型后进行组装,但用于铝壳冲压成型的生产模具在冲压结束后,常常会黏附有残留的工料,而传统的生产模具只能由工作人员手动清理,不仅效率不高,工作人员工作量也较大,并且目前的生产模具在冲压结束后,铝壳处于凹模内部,使得铝壳的提取不方便,需要工作人员用手拿取,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生产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生产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四角处设置有立柱,立柱顶端设置有顶板,底座表面设置有下模板,下模板中部设置有凹模,底座位于下模板四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有下模板,顶板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另一端贯穿顶板与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底面固定有凸模,上模板四角处设置有第一滑块,导向柱对应滑块位置设置有第一滑槽,上模板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所述凸模外侧设置有凸模保护套,凸模保护套两侧设置有卸料板,两卸料板与凸模保护套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滑块,凸模保护套对应第二滑块位置设置有第二滑槽,卸料板与凸模保护套滑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顶板;4、下模板;5、凹模;6、导向柱;7、上模板;8、液压杆;9、液压缸;10、凸模;11、第一滑槽;12、第一滑块;13、第二滑槽;14、第二滑块;15、凸模保护套;16、丝杆;17、驱动电机;18、卸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将铝壳放置于下模板4凹模5处,工作人员开启液压缸9,液压缸9带动液压杆8伸出使上模板7下降,从而对铝壳进行冲压加工生产;上模板7在下降时由四周的导向柱6对上模板7起导向作用,保证上模板7的竖直下降,防止上模板7在下降时发生偏移,从而使产品质量下降;在冲压加工结束后,由于冲压的作用,使得在冲压结束后,会有残留工料黏附与凸模10处,若不及时清理,则会造成下一次冲压工作的不便,这时可通过开启驱动电机17带动丝杆16伸出,从而使凸模保护套15两侧的卸料板18下降,卸料板18将黏附于凸模10处的残留工料挤落;而凹模5处的成型铝壳则可通过上抬横杆,使定杆从凹模5中心顶出,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将成型机壳从凹模5内取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