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
成果介绍
专利信息
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公告号:CN 212086821 U
授权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202021328036.X
申请日:2020.07.08
专利权人:杨菊芳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95号新燕大厦1303
发明人:杨菊芳
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代理人:赵红霞
国际分类:
- H05K 7/20 (2006.01)
- H04B 1/08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包括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外壳和壳体,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外壳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壳体内壁的一侧设有控制器,壳体内壁的另一侧设有散热腔,散热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带孔导热片,半导体制冷片通过散热片与带孔导热片固定连接,带孔导热片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带孔导热片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金属导热棒,散热风扇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效果迅速,适用于无线电监测接收机的快速散热,适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
CN 212086821 U 1/1页
- 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包括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外壳(2)和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外壳(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4),所述壳体(1)内壁的一侧设有控制器(13),所述壳体(1)内壁的另一侧设有散热腔(5),所述散热腔(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7),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带孔导热片(9),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通过散热片(8)与带孔导热片(9)固定连接,所述带孔导热片(9)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带孔导热片(9)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金属导热棒(10),所述散热风扇(4)和温度传感器(14)均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主散热孔(3),所述散热腔(5)的顶部设有副散热孔(6)。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的制冷面与散热片(8)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与带孔导热片(9)呈九十度。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棒(10)的材质为金属铜。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棒(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定位片(12),所述金属导热棒(10)的外侧且位于弹簧定位片(12)与带孔导热片(9)之间套有调节弹簧(11)。
说明书
CN 212086821 U 1/3页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属于散热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无线电监测接收机简称接收机,能将天线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加以选择、变换、放大,以获得所需信息的电子设备,其组成部分是高频、中频、低频放大器、变频器和解调器,按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可分为调幅接收机、调频接收机和脉冲接收机等,按接收信号的波长,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等接收机。
目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在使用时,仍旧存在很多缺点,无法根据接收机内部温度的不同自动调节散热方式,适用性差,无法与发热元器件直接接触达到更好的导热效果,散热效率低,无法快速有效的散热,实用性差。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目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在使用时,散热能力差,通过增加接收机外壳散热孔的数量来降低接收机内部的温度,但散热孔本身并不与发热元器件直接接触,不能很好地传导热量,散热效果较差,提供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包括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外壳和壳体,所述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外壳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壳体内壁的另一侧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带孔导热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散热片与带孔导热片固定连接,所述带孔导热片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带孔导热片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金属导热棒,所述散热风扇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外壳;3、主散热孔;4、散热风扇;5、散热腔;6、副散热孔;7、半导体制冷片;8、散热片;9、带孔导热片;10、金属导热棒;11、调节弹簧;12、弹簧定位片;13、控制器;14、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包括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外壳2和壳体1,所述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外壳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4,所述壳体1内壁的一侧设有控制器13,所述壳体1内壁的另一侧设有散热腔5,所述散热腔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7,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带孔导热片9,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通过散热片8与带孔导热片9固定连接,所述带孔导热片9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带孔导热片9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金属导热棒10,所述散热风扇4和温度传感器14均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主散热孔3,所述散热腔5的顶部设有副散热孔6。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的制冷面与散热片8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与带孔导热片9呈九十度。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热棒10的材质为金属铜。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热棒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定位片12,所述金属导热棒10的外侧且位于弹簧定位片12与带孔导热片9之间套有调节弹簧11。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壳体1安装在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外壳2上,并用螺栓固定,调节弹簧11能够实现金属导热棒10在带孔导热片9上的滑动进行横向间距调节,且金属导热棒10与发热元器件直接接触能够将热传导给带孔导热片9,位于带孔导热片9底部的温度传感器14可以实时监测接收机内部的温度,当温度较高时,温度传感器14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散热风扇4工作,将传导至带孔导热片9的热通过主散热孔3吸出接收机,达到一般散热的效果;当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14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半导体制冷片7工作,半导体制冷片7的制冷面通过散热片8对带孔导热片9进行制冷降温,且散热风扇4工作,将传导至带孔导热片9的热通过主散热孔3吸出接收机,到达快速散热的效果。半导体制冷片7所在的散热腔5的顶部设有副散热孔6,能够将半导体制冷片7产生的少量热排出散热腔5,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