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实用新型专利
- 授权公告号: CN 213345973 U
- 授权公告日: 2021.06.04
- 申请号: 202021606134.5
- 申请日: 2020.08.05
- 专利权人: 陈静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银松七街1号303房
- 发明人: 陈静
-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张亚男
- Int.Cl.:
- A61B 50/22 (2016.01)
- A61B 90/70 (2016.01)
- F26B 21/00 (2006.01)
权利要求书: 1页 说明书: 3页 附图: 2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包括放置槽、排水孔、干燥支撑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放置槽为上端开口的中空槽体结构设置,所述排水孔均匀分布设于放置槽底面上,所述排水孔贯穿放置槽底面设置,所述干燥支撑装置设于放置槽底面中心处,所述清洗装置设于放置槽侧面上。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通过干燥支撑装置放置需要清洗的器械,并通过清洗装置,将器械清洗,利用双风道组件,对清洗之后的器械进行干燥的耳鼻喉用器械架。
权利要求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13345973 U 1/1页
- 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槽、排水孔、干燥支撑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放置槽为上端开口的中空槽体结构设置,所述排水孔均匀分布设于放置槽底面上,所述排水孔贯穿放置槽底面设置,所述干燥支撑装置设于放置槽底面中心处,所述清洗装置设于放置槽侧面上;所述干燥支撑装置包括驱动仓、支撑柱、驱动电机、旋转轴、固定块、传动带、放置板、双向风道组件、透孔和支撑杆,所述驱动仓设于放置槽底面上,所述支撑柱设于驱动仓顶部,所述支撑杆对称设于支撑柱两侧面上端,所述放置板倾斜设于支撑杆远离支撑柱的侧面上,所述透孔均匀分布贯穿放置板侧面设置,所述双向风道组件均匀分布设于支撑柱与放置板之间,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仓内,所述固定块设于驱动仓内壁远离驱动电机的侧面上,所述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上,所述旋转轴另一端可转动设于固定块内,所述传动带套接于旋转轴与双向风道组件上。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水泵、抽水管、送水管、连接管、杆套和喷头,所述水泵设于放置槽外侧面上,所述抽水管连接于水泵下,所述送水管一端连接于水泵上,所述送水管另一端设于干燥支撑装置顶部,所述杆套套接于送水管且设于放置槽外侧面上,所述连接管设于送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上,所述喷头设于连接管下且设于放置板正上方,所述连接管与喷头以支撑柱中心线为对称轴设有两组。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风道组件包括扇叶、保护壳和传动轴,所述保护壳对称设于支撑柱两侧,所述扇叶设于保护壳内,所述传动轴设于扇叶之间,所述传动轴两端连接于扇叶上。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遮挡弧板,所述遮挡弧板两端连接于放置板上,所述遮挡弧板顶部设有竖直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顶部设有支撑套杆,所述支撑套杆套接于送水管上。
说明书
CN 213345973 U 1/3页
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包括耳、鼻、喉等部位,是人体较容易发病的一些部位,同时也是最容易困扰和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引发各种其他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病。现有的耳鼻喉科使用的器械盘,为一简单的盘状构造,各种器械都放置在盘内,取用非常不方便,并且各种器械混杂地放置,容易造成器械之间相互污染,从而不利于治疗效果,而且清洗之后不方便进行干燥,影响器械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干燥支撑装置放置需要清洗的器械,并通过清洗装置,将器械清洗,利用双风道组件,对清洗之后的器械进行干燥的耳鼻喉用器械架。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包括放置槽、排水孔、干燥支撑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放置槽为上端开口的中空槽体结构设置,所述排水孔均匀分布设于放置槽底面上,所述排水孔贯穿放置槽底面设置,用于排出清洗产生的废水,所述干燥支撑装置设于放置槽底面中心处,一方面用于放置器械,另一方面用于对器械继续干燥处理,所述清洗装置设于放置槽侧面上,用于清洗器械;所述干燥支撑装置包括驱动仓、支撑柱、驱动电机、旋转轴、固定块、传动带、放置板、双向风道组件、透孔和支撑杆,所述驱动仓设于放置槽底面上,所述支撑柱设于驱动仓顶部,所述支撑杆对称设于支撑柱两侧面上端,所述放置板倾斜设于支撑杆远离支撑柱的侧面上,用于放置器械,所述透孔均匀分布贯穿放置板侧面设置,方便空气流动,同时避免清洗产生的废液堆积,所述双向风道组件均匀分布设于支撑柱与放置板之间,带动周围空气流动,加快干燥速度,提高干燥质量,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仓内,所述固定块设于驱动仓内壁远离驱动电机的侧面上,所述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上,所述旋转轴另一端可转动设于固定块内,所述传动带套接于旋转轴与双向风道组件上,驱动电机通过旋转轴带动传动带运动,控制双向风道组件转动,进而对清洗完成的器械进行干燥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水泵、抽水管、送水管、连接管、杆套和喷头,所述水泵设于放置槽外侧面上,所述抽水管连接于水泵下,连接外部水源,为清洗装置提供充足的水源,所述送水管一端连接于水泵上,所述送水管另一端设于干燥支撑装置顶部,所述杆套套接于送水管且设于放置槽外侧面上,用于固定送水管位置,所述连接管设于送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上,所述喷头设于连接管下且设于放置板正上方,所述连接管与喷头以支撑柱中心线为对称轴设有两组。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风道组件包括扇叶、保护壳和传动轴,所述保护壳对称设于支撑柱两侧,所述扇叶设于保护壳内,所述传动轴设于扇叶之间,所述传动轴两端连接于扇叶上,利用两侧扇叶转动,提高空气流动速度以及流动量,提高干燥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遮挡弧板,所述遮挡弧板两端连接于放置板上,所述遮挡弧板顶部设有竖直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顶部设有支撑套杆,所述支撑套杆套接于送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增设干燥支撑装置,一方面用于放置器械,另一方面用于对器械继续干燥处理,同时利用双向风道组件,利用两侧扇叶转动,提高空气流动速度以及流动量,提高干燥效果,而且通过遮挡弧板,避免水流滴落到支撑柱上,导致放置板上水流减少,导致清洗效率下降,影响清洗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的干燥支撑装置的结构图。
其中,1、放置槽;2、排水孔;3、干燥支撑装置;4、清洗装置;5、驱动仓;6、支撑柱;7、驱动电机;8、旋转轴;9、固定块;10、传动带;11、放置板;12、双向风道组件;13、透孔;14、支撑杆;15、水泵;16、抽水管;17、送水管;18、连接管;19、杆套;20、喷头;21、扇叶;22、保护壳;23、传动轴;24、遮挡弧板;25、支撑杆;26、支撑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用器械架,包括放置槽1、排水孔2、干燥支撑装置3和清洗装置4,所述放置槽1为上端开口的中空槽体结构设置,所述排水孔2均匀分布设于放置槽1底面上,所述排水孔2贯穿放置槽1底面设置,所述干燥支撑装置3设于放置槽1底面中心处,所述清洗装置4设于放置槽1侧面上;所述干燥支撑装置3包括驱动仓5、支撑柱6、驱动电机7、旋转轴8、固定块9、传动带10、放置板11、双向风道组件12、透孔13和支撑杆14,所述驱动仓5设于放置槽1底面上,所述支撑柱6设于驱动仓5顶部,所述支撑杆14对称设于支撑柱6两侧面上端,所述放置板11倾斜设于支撑杆14远离支撑柱6的侧面上,所述透孔13均匀分布贯穿放置板11侧面设置,所述双向风道组件12均匀分布设于支撑柱6与放置板11之间,所述驱动电机7设于驱动仓5内,所述固定块9设于驱动仓5内壁远离驱动电机7的侧面上,所述旋转轴8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7上,所述旋转轴8另一端可转动设于固定块9内,所述传动带10套接于旋转轴8与双向风道组件12上。
所述清洗装置4包括水泵15、抽水管16、送水管17、连接管18、杆套19和喷头20,所述水泵15设于放置槽1外侧面上,所述抽水管16连接于水泵15下,所述送水管17一端连接于水泵15上,所述送水管17另一端设于干燥支撑装置3顶部,所述杆套19套接于送水管17且设于放置槽1外侧面上,所述连接管18设于送水管17远离水泵15的一端上,所述喷头20设于连接管18下且设于放置板11正上方,所述连接管18与喷头20以支撑柱6中心线为对称轴设有两组。
所述双向风道组件12包括扇叶21、保护壳22和传动轴23,所述保护壳22对称设于支撑柱6两侧,所述扇叶21设于保护壳22内,所述传动轴23设于扇叶21之间,所述传动轴23两端连接于扇叶21上。
所述支撑柱6顶部设有遮挡弧板24,所述遮挡弧板24两端连接于放置板11上,所述遮挡弧板24顶部设有竖直支撑杆25,所述竖直支撑杆25顶部设有支撑套杆26,所述支撑套杆26套接于送水管17上。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需要清洗的器械放置在放置板11上,之后将抽水管16与外界水源连接,启动水泵15,水泵15通过抽水管16抽取水,并通过送水管17将水从喷头20喷洒在放置板11上的器械上,清洗器械,器械清洗完成后,清洗中产生的废水通过放置板11上的透孔13以及排水孔2排出,之后启动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通过旋转轴8带动传动带10旋转,传动带10控制传动轴23转动,传动轴23控制两侧的扇叶21转动,带动周围空气流动,加快干燥,干燥完成之后将器械从放置板11上取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