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
成果介绍
一种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
(19)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实用新型专利
(10) 授权公告号 CN 218676973 U
(45) 授权公告日 2023.03.21
(21) 申请号 202222408843.8
(22) 申请日 2022.09.13
(73) 专利权人 刘菁芸
地址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乡村越华工业园A2-2栋101
(72) 发明人 刘菁芸
(51) Int.Cl.
- H01H 71/02(2006.01)
- H01H 71/08(2006.01)
- H01H 9/52(2006.01)
- H05K 9/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安装孔、防磨块和保护壳,安装板正面四角均贯穿设有安装孔,防磨块均嵌入设置在安装板背面中部的上下两侧,保护壳固定连接在安装板正面中部,通过防电磁干扰层内部由银粉末的硅橡胶材料填充而成设置,使得防电磁干扰层能形成一个保护层,屏蔽外部电磁干扰,避免影响断路器电子器件受到电磁干扰影响使用,解决了随着家用电器伴随网络化进步,大多数电器用网络连通智能使用,导致断路器周围有较多的电磁干扰,影响传导电能时断电反应不灵敏的情况,造成反应迟钝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孔(2)、防磨块(3)和保护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正面四角均贯穿设有安装孔(2),所述防磨块(3)均嵌入设置在安装板(1)背面中部的上下两侧,所述保护壳(4)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正面中部;
所述保护壳(4)包括活动壳盖(401)、卡头(402)、卡槽(403)、引线孔(404)、紧固套筒(405)、防电磁干扰层(406)、透明片(407)和通气窗(408),所述活动壳盖(401)活动连接在保护壳(4)正面中部,所述卡头(402)固定连接在活动壳盖(401)右侧中部,所述卡槽(403)嵌入设置在保护壳(4)正面右侧的中部,且与卡头(402)活动连接,所述引线孔(404)均贯穿设置在保护壳(4)顶部后侧,所述紧固套筒(405)均固定连接在引线孔(404)上方,所述防电磁干扰层(406)嵌入设置在保护壳(4)内部内圈层上,所述透明片(407)嵌入设置在活动壳盖(401)正面中部,所述通气窗(408)均固定连接在保护壳(4)左右两侧的中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块(3)采用表面带有纹理的乳胶垫材料所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404)之间为间隔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套筒(405)与引线孔(404)直径大小均一致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电磁干扰层(406)内部由银粉末的硅橡胶材料填充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片(407)为钢化玻璃材质制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窗(408)为百叶型通气窗(408),且通气窗(408)防护网采用细铝丝质网材料所构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为一种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一般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脱扣器、外壳等构成,作用是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保证安全运行,但是目前断路器安装后是裸露使用,随着家用电器伴随网络化进步,大多数电器用网络连通智能使用,导致断路器周围有较多的电磁干扰,影响传导电能时断电反应不灵敏的情况,造成反应迟钝,因此需要在该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一种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目前断路器安装后是裸露使用,随着家用电器伴随网络化进步,大多数电器用网络连通智能使用,导致断路器周围有较多的电磁干扰,影响传导电能时断电反应不灵敏的情况,造成反应迟钝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孔、防磨块和保护壳,所述安装板正面四角均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防磨块均嵌入设置在安装板背面中部的上下两侧,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在安装板正面中部;
所述保护壳包括活动壳盖、卡头、卡槽、引线孔、紧固套筒、防电磁干扰层、透明片和通气窗,所述活动壳盖活动连接在保护壳正面中部,所述卡头固定连接在活动壳盖右侧中部,所述卡槽嵌入设置在保护壳正面右侧的中部,且与卡头活动连接,所述引线孔均贯穿设置在保护壳顶部后侧,所述紧固套筒均固定连接在引线孔上方,所述防电磁干扰层嵌入设置在保护壳内部内圈层上,所述透明片嵌入设置在活动壳盖正面中部,所述通气窗均固定连接在保护壳左右两侧的中部。
优选方案:
- 所述防磨块采用表面带有纹理的乳胶垫材料所制成。
- 所述引线孔之间为间隔设置。
- 所述紧固套筒与引线孔直径大小均一致设置。
- 所述防电磁干扰层内部由银粉末的硅橡胶材料填充而成。
- 所述透明片为钢化玻璃材质制成。
- 所述通气窗为百叶型通气窗,且通气窗防护网采用细铝丝质网材料所构成。
有益效果
- 该装置中设置有防电磁干扰层,通过防电磁干扰层内部由银粉末的硅橡胶材料填充而成设置,使得防电磁干扰层能形成一个保护层,屏蔽外部电磁干扰,避免影响断路器电子器件受到电磁干扰影响使用。
- 通过防磨块采用表面带有纹理的乳胶垫材料所制成设置,使其增大安装板与安装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安装结构更加紧凑,避免了安装板与安装面产生磨损。
- 通过紧固套筒与引线孔直径大小均一致设置,使得方便对电线固定套紧,防止松动。
- 通过通气窗为百叶型通气窗设置,使其对保护壳内部的断路器进行通风散热,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和回潮,极大提高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中:安装板1、安装孔2、防磨块3、保护壳4、活动壳盖401、卡头402、卡槽403、引线孔404、紧固套筒405、防电磁干扰层406、透明片407、通气窗408。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断路器安装外部用保护壳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孔2、防磨块3和保护壳4,安装板1正面四角均贯穿设有安装孔2,防磨块3均嵌入设置在安装板1背面中部的上下两侧,保护壳4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正面中部;
保护壳4包括活动壳盖401、卡头402、卡槽403、引线孔404、紧固套筒405、防电磁干扰层406、透明片407和通气窗408,活动壳盖401活动连接在保护壳4正面中部,卡头402固定连接在活动壳盖401右侧中部,卡槽403嵌入设置在保护壳4正面右侧的中部,且与卡头402活动连接,引线孔404均贯穿设置在保护壳4顶部后侧,紧固套筒405均固定连接在引线孔404上方,防电磁干扰层406嵌入设置在保护壳4内部内圈层上,透明片407嵌入设置在活动壳盖401正面中部,通气窗408均固定连接在保护壳4左右两侧的中部。
本实施例优选的:
- 防磨块3采用表面带有纹理的乳胶垫材料所制成,通过防磨块3采用表面带有纹理的乳胶垫材料所制成设置,使其增大安装板1与安装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安装结构更加紧凑,避免了安装板1与安装面产生磨损。
- 引线孔404之间为间隔设置,通过引线孔404之间为间隔设置,使得方便引线、布线使用,对电线布线限位,便于与外线相接。
- 紧固套筒405与引线孔404直径大小均一致设置,通过紧固套筒405与引线孔404直径大小均一致设置,使得方便对电线固定套紧,防止松动。
- 防电磁干扰层406内部由银粉末的硅橡胶材料填充而成,通过防电磁干扰层406内部由银粉末的硅橡胶材料填充而成设置,使得防电磁干扰层406能形成一个保护层,屏蔽外部电磁干扰,避免影响断路器电子器件受到电磁干扰影响使用,解决了随着家用电器伴随网络化进步,大多数电器用网络连通智能使用,导致断路器周围有较多的电磁干扰,影响传导电能时断电反应不灵敏的情况,造成反应迟钝的问题。
- 透明片407为钢化玻璃材质制成,通过透明片407为钢化玻璃材质制成设置,使其方便在不打开活动壳盖401的前提下,观察保护壳4内部断路器上手拉开关是否关闭,便于观察使用。
- 通气窗408为百叶型通气窗408,且通气窗408防护网采用细铝丝质网材料所构成,通过通气窗408为百叶型通气窗408设置,使其对保护壳4内部的断路器进行通风散热,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和回潮,极大提高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安装孔2将安装板1安装在墙体上,方便保护壳4保护断路器使用,防磨块3增大安装板1与安装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安装结构更加紧凑,避免了安装板1与安装面产生磨损,且引线孔404方便引线、布线使用,对电线布线限位,便于与外线相接,同时,通过防电磁干扰层406内部由银粉末的硅橡胶材料填充而成设置,使得防电磁干扰层406能形成一个保护层,屏蔽外部电磁干扰,避免影响断路器电子器件受到电磁干扰影响使用,最后,通气窗对保护壳4内部的断路器进行通风散热,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和回潮,极大提高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说明书附图
图 1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 2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 3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