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
成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公告号 CN 212855532 U
授权公告日 2021.04.02
申请号 202021051263.2
申请日 2020.06.09
专利权人 谷飞
地址 231500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郭河镇河口村西头村民组
发明人 谷飞
Int.Cl.
B01F 11/00(2006.01)
B01F 13/10(2006.01)
B01F 15/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包括外框,外框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下端设有滑杆,滑杆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下端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端设于空腔内壁,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于外框内壁。该装置可以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第一搅拌叶对染料进行混合,并且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凸轮转动,间歇性的对混料框进行推动,使得混料框进行上下晃动进一步提高混料的效果;该装置可以通过一定时间后释放框体内的染料,使得混料框内的染料再次进行混合,方便调制出新的染料,以便布匹染料使用。
权利要求书
- 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包括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内设有空腔(21),所述空腔(21)内设有第一弹簧(22),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块(23),所述第一连接块(23)的下端设有滑杆(24),所述滑杆(24)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块(25),所述第二连接块(25)的下端设有第二弹簧(26),所述第二弹簧(26)的下端设于空腔(21)内壁,所述滑杆(24)的外侧滑动连接于外框(1)内壁,所述滑杆(24)的一端穿过外框(1)与混料框(31)连接,所述混料框(31)的下端设有下料管(32),所述外框(1)的内侧设有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上转动连接有凸轮(42),所述凸轮(42)的外侧滑动连接于外框(1)的底侧。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框(31)的上端设有第二电机(51),所述第二电机(51)的下端设有转动杆(52),所述转动杆(52)穿入混料框(31)与第一搅拌叶(53)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框(31)的上端接触连接有连接板(61),所述连接板(6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混料框(31)上,所述连接板(61)的下端设有框体(62)。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62)穿入到混料框(31)内,所述框体(62)上设有通孔(63)。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3)上插接有堵块(64),所述堵块(64)的上端设有连杆(65)。
-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6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内框(66),所述内框(66)的外侧设有第二搅拌叶(67)。
-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66)的上端穿过混料框(31)和连接板(61)与第三电机(68)连接,所述第三电机(68)的下端设于连接板(61)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匹印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CN 110711528A的公开的一种染料混料装置,包括有罐体,罐体上端盖有盖体,盖体的中部安装有主搅拌轴,主搅拌轴由主电机驱动转动,主搅拌轴的下端连接有主搅拌叶,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搅拌桶,盖体上设有开口,开口上方设有升降板,升降板由气缸驱动升降,升降板上安装有副电机,副电机连接有副转轴,副转轴安装有副搅拌叶,搅拌桶的下端设有下料口,副转轴的下端设有锥形堵塞体,罐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本发明的染料混料装置,可以同时在搅拌桶中对组分中各颜色染料进行加水溶解,再在罐体内进行混合搅拌,最终形成所需颜色的浆料。不易出现染料损耗,浆料中的水分以及各染料的成分配比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浆料制备效率。
该专利可以同时在搅拌桶中对组分中各颜色染料进行加水溶解,再在罐体内进行混合搅拌,最终形成所需颜色的浆料。不易出现染料损耗,浆料中的水分以及各染料的成分配比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浆料制备效率,但是对染料的搅拌不够充分,并且不能根据染料的需要对染料进行随时的配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以解决混料不够充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设于空腔内壁,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于外框内壁,所述滑杆的一端穿过外框与混料框连接,所述混料框的下端设有下料管,所述外框的内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侧滑动连接于外框的底侧。
优选的,所述混料框的上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入混料框与第一搅拌叶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料框的上端接触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混料框上,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有框体。
优选的,所述框体穿入到混料框内,所述框体上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上插接有堵块,所述堵块的上端设有连杆。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内框,所述内框的外侧设有第二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内框的上端穿过混料框和连接板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下端设于连接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该装置可以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第一搅拌叶对染料进行混合,并且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凸轮转动,间歇性的对混料框进行推动,使得混料框进行上下晃动进一步提高混料的效果。
- 该装置可以通过一定时间后释放框体内的染料,使得混料框内的染料再次进行混合,方便调制出新的染料,以便布匹染料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外框;21、空腔;22、第一弹簧;23、第一连接块;24、滑杆;25、第二连接块;26、第二弹簧;31、混料框;32、下料管;41、第一电机;42、凸轮;51、第二电机;52、转动杆;53、第一搅拌叶;61、连接板;62、框体;63、通孔;64、堵块;65、连杆;66、内框;67、第二搅拌叶;68、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布匹印染后染料混料装置,包括外框1,外框1内设有空腔21,空腔21对称设有两个,空腔21内设有第一弹簧22,第一弹簧22的上端焊接在空腔21内壁,第一弹簧22的下端焊接在第一连接块23上,第一弹簧22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块23,第一连接块23焊接在滑杆24上,第一连接块23的下端设有滑杆24,滑杆24可以通过条形槽在外框1内滑动,滑杆24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块25,第二连接块25焊接在滑杆24的下端,第二连接块25的下端设有第二弹簧26,第二弹簧26的上端焊接在第二连接块25的下端,第二弹簧26的下端焊接在空腔21内壁,第二弹簧26的下端设于空腔21内壁,滑杆24的外侧滑动连接于外框1内壁,滑杆24的一端穿过外框1与混料框31连接,滑杆24的外侧焊接在混料框31上,混料框31的下端设有下料管32,下料管32上设有控制阀,控制阀通过电性控制,下料管32与混料框31一体设置,外框1的内侧设有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焊接在外框1的内侧,第一电机41上转动连接有凸轮42,第一电机41可以带动凸轮42进行转动,并对外框1的底侧进行间歇性的推动,凸轮42的外侧滑动连接于外框1的底侧。
请参阅图1和图2,混料框31的上端设有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焊接在混料框31的上端,第二电机51的下端设有转动杆52,第二电机51可以带动转动杆52进行转动,转动杆52穿入混料框31与第一搅拌叶53连接,第一搅拌叶53焊接在转动杆52的外侧。
请参阅图1和图2,混料框31的上端接触连接有连接板61,连接板61与混料框31的上端接触设置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混料框31的上端,连接板6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混料框31上,连接板61的下端设有框体62,框体62与连接板61的下端接触连接。
请参阅图1,框体62穿入到混料框31内,框体62上设有通孔63,通孔63设于框体62的底端,框体62焊接在混料框31内壁。
请参阅图1,通孔63上插接有堵块64,堵块64设于通孔63的正上端,堵块64的上端设有连杆65,连杆65焊接在堵块64的上端。
请参阅图1,连杆6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内框66,连杆65焊接在连接板61上,内框66的外侧设有第二搅拌叶67,内框66可以沿着连杆65进行转动。
请参阅图1和图2,内框66上设有加料口,方便对内框66进行加料,内框66的上端穿过混料框31和连接板61与第三电机68连接,第三电机68可以带动内框66进行转动,第三电机68的下端设于连接板61上,第三电机68焊接在连接板61的上端。
使用时,首先将混料框31放入一定量的染料,再通过加料口向框体62加入预备染料,打开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带动转动杆52进行转动,使得第一搅拌叶53可以对混料框31内的染料进行搅拌,第一电机41带动凸轮42进行转动,凸轮42对混料框31进行推动,使得混料框31上移,带动滑杆24在外框1内滑动,使得第一连接块23和第二连接块25在空腔21内滑动,同时将第二弹簧26并将第一弹簧22压缩,当凸轮42脱离对混料框31的推动时,第一弹簧22和第二弹簧26复位,使得混料框31向下移动,使得混料框31可以进行上下晃动,方便进一步对混料框31内的染料进行搅拌,打开混料框31下端的下料管32上的控制阀,使得染料从下料管32流出,进行使用,打开第三电机68使得内框66进行转动,使得第二搅拌叶67对框体62内的染料进行搅拌,再将连接板61上的螺栓取下,将连接板61向上抬起,使得连接板61向上抬起从框体62内脱出,使得通孔63上的堵块64从内框66内拿出,使得内框66内的染料从通孔63内流入到混料框31内,再带动第二电机51,使得第二电机51带动转动杆52转动使得第一搅拌叶53对染料进行搅拌,方便将染料进行重新混合,以便不同的染料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