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前台已删) > 热门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动态(前台已删)
点击排行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轻装上阵”

   日期:2025-03-06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浏览:21    
核心提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轻装上阵”


在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市民正在办理相关业务。
(本报资料图片)

 一本“营商手册”背后的全流程服务
  初次登门企业,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瑞华社区的干部们都会为企业递上一本“营商手册”,并详细介绍社区打造的企业服务中心。这是瑞华社区为企业提供的专属服务。
  3月5日,记者打开“营商手册”的封面,看到扉页上贴着这家企业的专属信息,再往里面翻,列明了共享空间、事前合规辅导、装修等工程备案助理、专属金融服务、快捷医疗通道等十类企业服务项目,每一类服务中还会列上具体服务事项。
  瑞华社区主任庞晶告诉记者,“营商手册”内的项目,都是社区梳理内部流程、盘活资源后,能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项目。
  手册最后一页,印着社区24小时营商服务热线电话,以及企业服务中心值班电话。
  企业有需求,打个电话或给对接的营商服务管家发个微信,服务管家受理后,会协调米东区相关职能部门,最终帮企业解决问题。
  政府服务前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提前研判、提前准备、随叫随到、讲求时效,是“有求必应”的精髓所在。
  “过去,我们走访企业有些‘尴尬’。企业不知道我们去干什么,能为他们做什么。”庞晶说,现在上门送服务,社区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提供什么服务,企业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服务中心不仅设置了党员教育、党建活动以及企业发展成果的展示大厅,还设立了金融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网络直播间等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功能项目。
  前阵子,新疆威凯达新型保温材料有限公司遇到货物运输难题,瑞华社区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协调运输车辆,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通过社区帮助,我们的货物准时准点发车,现在企业有啥困难,我都习惯来企业服务中心问问。”新疆威凯达新型保温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范予峰说。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瑞华社区将继续完善“营商手册”,丰富为企服务项目,将米东区各级职能部门层面能解决的问题也一并列入,这样企业遇到问题,就能知道该直接对接哪个部门。
  “营商环境好,企业才能好,发展就有保障,大家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庞晶说,作为基层干部,她们更要做好“服务员”,今后会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一家民营企业落户背后的园区管家服务
  市场调研、人员招聘、准备展品进展区……这两天,新疆红杉天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星际有点忙。
  “忙归忙,好在有园区的帮助,我们公司注册落地新疆软件园以来,非常顺利。”3月5日,郑星际说。
  郑星际所在的公司总部在北京,子公司在哈尔滨。公司主营业务是通过人工智能及大模型,赋能水务行业提质增效。举例来说,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公司通过人工智能计算出处理流程、需要添加的试剂等,让污水用于企业循环使用、灌溉或达标排放。
  “看中新疆市场的发展潜力,我们决定布局新疆,并将新疆业务的总部落地乌鲁木齐。”郑星际说。
  去年年底,公司在与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政府对接过程中,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提供着“有求必应”的服务,从选址到实地考察,经开区(头屯河区)相关部门都陪同服务,最终企业选中了新疆软件园,并在去年12月完成公司注册。
  来到新疆软件园后,新疆软件园各个部门也一同为企业服务。
  “从我们入驻的楼栋到楼层办公场地的选定,再到员工可以享受到的服务,软件园全都考虑到位。”郑星际说,今年是企业在乌鲁木齐发展的第一年,软件园提出可为企业把设备放在展厅展示,这几天设备即将到达园区。有了政府部门和园区的帮助,希望能尽快在乌鲁木齐打开市场。
  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的转变,是角色转换,更是换位思考。
  目前,新疆软件园入驻企业有310家,对于每一家入驻的企业,园区提供专门服务,解决入驻企业的实际需求。除了帮助企业办理手续、选址等服务之外,企业入驻还能享受到园区各项配套服务。
  “我们还会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新疆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招商部副部长孙婷婷说,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园区的“圈园链”系统可提供70余款近百种金融产品;在政企服务的过程中,可为企业开展大型政策培训、搭建政企见面会、企业路演和创业大赛等活动;在人力资源服务方面,可为企业建立校企联盟、组织人才招聘专场等,为企业人才需求提供渠道;还有一些资源搭建、创业指导、中介服务等,都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一站式服务背后的街区环境营造
  3月3日,在位于鲤鱼山北路的集电港商务区,一场按需授课的法律讲座受到楼里企业的欢迎。
  这场活动就是根据商务区企业投票而专门定制的讲座,“供需对接”的活动吸引了园区企业参与。
  集电港商务区是非公有制企业聚集区,拥有各类经营主体135家,涵盖技术服务、金融、医药等多种经营业态。集电港商务区所在的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长春中路街道万盛社区持续聚焦企业需求,在这里成立了综合党委,一站式服务好楼宇企业和白领。
  在集电港互动区域内,最受欢迎的是“你来拍,我服务”专区。集电港综合党委成立以来,通过举办企业问需会、“智高新”智能应用平台等方式广泛收集企业、员工的诉求,形成问题清单,通过“你来拍,我服务”创新形式进行展示、收集反馈,确保每个需求得到直观、量化呈现,然后依据每个活动的得票数确定活动开展先后顺序。
  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有很多这种类似的乡街营商服务团队,他们以全程“陪伴式”服务,为各类企业做好专业服务;同时,乡街发挥枢纽和平台作用,整合运用辖区单位资源、商会资源等,为企业办公环境、休闲空间、就餐就医等提供全方位服务。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正扬路街道地处北区工业园,园区企业多,但停车位相对较少。针对企业员工“增加停车位”的需求,该街道联合北区工业园、高建集团,将房产大厦旁约1100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改造成公共停车区域。
  除了乡街,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大厅也在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的同时,设置休闲等候区,添置了自助咖啡机和电影播放设备,为办事群众带来舒适与便捷的新体验。
  所谓“功夫在诗外”。很多时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甚至融为一体的。乌鲁木齐通过配强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社会服务资源,增强地区与企业、人才之间的“黏性”,不断探索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轻装上阵、大胆去搏。
  (本报全媒体记者王丽丽 唐红梅 贾梦妍 牟敏)
  一家企业发展遇到问题,一本营商手册能全部“答疑”;一家企业从选址到落地,园区可以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务;一场活动举办先后顺序,由园区企业的票数决定……
  优质的营商环境对企业来说,犹如阳光雨露,是立业兴业的必要条件。
  近日,乌鲁木齐召开政企恳谈会,以”尊商亲商安商护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主题,再次传递出用心用情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让乌鲁木齐成为投资者竞相奔赴、扎根筑梦的热土。连日来,本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各产业园区、各企业,亲身感受乌鲁木齐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从“企业找服务”向“服务找企业”转变的探索与实践。

 


 
 
更多>同类新闻动态(前台已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