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博州财政局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安排财政收支预期目标,兜牢“三保”底线,加快财政资金统筹力度,重点做好“三个坚持”。
一、坚持厚植财源,持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瞄准土地市场企稳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大土地资源招拍挂力度,及时处置闲置资产,切实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二是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作配合,严格落实税收制度,规范税收优惠,紧盯交通物流、资源能源、新兴业态等重点领域可能存在的征管漏洞,强化动态监测,做到依法严格征收,颗粒归仓。三是紧盯新能源行业、农用土地流转、矿产资源、特许经营权等重点领域,逐步减少国有资产处置等一次性不可用财政收入,调整结构,提升税收占比,实现财政收入提质增效。截至3月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33亿元、增长13.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84亿元、增长47.1%,非税收入完成9.49亿元、增长2%。
二、坚持统筹兼顾,全力做好风险防范化解
一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始终将“三保”作为财政首要工作,明确“三保”保障标准、范围和具体项目,确保“三保”应保尽保。截至3月底,全州“三保”支出14.44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4.94亿元、保工资9.13亿元、保运转0.37亿元。二是坚持化债中发展,发展中化债的理念,积极实施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拉长周期、压降成本等措施,逐步化解债务存量。通过成立调研组对全州各县市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核实,全面摸清州、县(市)政府债务底数,锁定债务存量基数。三是制定债务化解工作方案,根据债务不同类型,多措施稳妥化解存量债务。截至3月底,累计化解政府债务12.43亿元。四是严控违规新增债务。严格落实县市国有企业融资、招商引资配套政策、重大项目建设提级自治州政府审核管理机制,实行政府债券项目审核提级管理,严禁各县市、各部门未批先建、无预算、超预算上马项目,超标准、超财政承受能力实施项目。五是全面强化债务监管,严格落实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对违规举债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三、坚持规范管理,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一是完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州党委财经委和自治州人民政府重大财政事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二是强化预算管理。实施零基预算,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优先保障自治州党委政府重点支出;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推进各类资金统筹使用力度,不断提升财政统筹保障能力。三是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政府采购综合管理水平。加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政府采购综合管理力度,形成预算安排、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多措并举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四是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方式,按季度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加强对各县市、州本级部门单位财务的监督和管理。一季度已完成33个单位(县市)的日常监督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单位、逐项、逐条梳理,并落实检查职责,保证检查效果。五是推进政府投资预决算评审。切实解决重复建设、过度建设、无预算、超预算实施项目问题,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