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前台已删) > 热门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动态(前台已删)
点击排行

“一键直达”监管层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权益又有新保障

   日期:2025-07-16     来源:人民邮电报    浏览:125    
核心提示:“一键直达”监管层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权益又有新保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下文简称“线上问题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建议)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为中小企业针对17家重点车企的账款拖欠问题提供“一键直达”监管层的投诉渠道。
“线上问题反映窗口”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线上问题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对重点车企在采购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未践行“60天账期”承诺,采购合同付款期限超过60天;二是通过设置不合理支付起算时间、拖延检验验收、附加第三方条件等手段变相延长账期;三是强制供应商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形式;四是其他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的行为。
近期,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17家重点车企陆续作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公开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有助于督促重点车企按期履约付款,将账期承诺落到实处,进一步维护中小企业的款项支付权益,保障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动性。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铁表示,这4类问题涵盖了合同条款设计、付款流程漏洞、验收规则模糊、支付工具滥用等各个环节,有利于精准识别和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账期承诺落实到位。
加大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权益保障力度有何深意?
现金流是中小企业的“生命线”,如期回款事关中小企业现金流稳定性,是中小企业平稳运行的关键。
账期拖延问题一直是威胁中小企业现金流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上下游核心企业拖延账期、挤占资金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资金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甚至因账期延长而陷入经营困境。
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26.4万亿元,同比增长9.0%;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0.5天,同比增加4.1天。单从中小企业来看,根据2025年万联网发布的《中国供应链服务及产融调查报告(2025)》,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134.80天,较2023年延长近19天。
汽车行业产业规模大、产业链长、供应商众多,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能力不均衡,是账期拖延问题最为普遍的行业之一。
据统计,2024年,我国车企平均账期为170~200天。近年来,由于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问题凸显,频陷“价格战”旋涡,严重挤压了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款项回流及利润空间,既加重了中小供应商的财务压力,又威胁了供应链安全及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娅娜表示,保障车企账期支付能够加快资金周转,使供应商能够更快地拿到货款,有助于缓解其资金压力,降低财务成本。此外,还能提升供应商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增强产业信心,有利于稳定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保障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权益还有哪些政策举措?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权益保障力度,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推动解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延迟问题。
以法治化举措刚性约束和遏制企业的账款拖延现象。今年3月,国务院公布最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的款项支付期限要求,特别是规定大型企业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条例》还进一步完善非现金支付方式,规定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不得利用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付款期限。此外,还完善了相关监督管理措施及投诉处理机制,确保《条例》中各项要求的实效性。据悉,《条例》已于6月1日正式施行,将有效提升中小企业账款回款效率。
以系列清欠行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减负。2019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上线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主要受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违约拖欠中小企业货物、工程、服务等款项的登记(投诉)。自2023年9月国常会通过《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今年3月28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方案》,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部署推进清欠工作。
维护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权益未来还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伴随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中小企业账款问题正得到加速回应和解决。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数据,2024年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共受理转办中小企业投诉6.7万笔,使得中小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
7月11日,小鹏汽车向各供应商发送邮件,宣布启动签署相关补充协议工作,将原本的付款周期统一调整为60天内,打响了车企供应链“60天账期”兑现的第一枪。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文回应:“经过近一个月的内部反复讨论,小鹏制定了账期调整和执行的相关步骤,并在最近开始推动向前。”
不容忽视的是,中小企业款项拖延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问题,若要从根本上遏制该现象,仍需从多方面持续发力。
从支付方式来看,目前企业大多通过银票、商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结算账款,商票支付涉及业务验收确认、开票、兑现等多个环节,无形中延长了账款期限,并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回款成本及风险。以比亚迪的“迪链”、上汽的“安吉链”等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兑付期限并增加了难度。此外,由于大型企业在供应链上的绝对话语权,通过隐形条款等更加隐蔽的方式延长账期的行为也加大了监管难度。
有专家表示,缩短账期对供应商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但给供应商付款是一个复杂过程,承诺60天账期之外,还需要缩短整个“验收—开票—支付”过程,即供应商能真正拿到货款的“账期”。此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的联合监管,以及产业链各主体的主动配合与责任担当,确保“账期承诺”落到实处。
长期来看,引导促进供应链企业协同健康发展,是解决中小企业账期拖延问题的治本之方。
当前,相关部门已经从汽车行业入手,支持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协作、互利共赢,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支持整车企业切实践行有关承诺,继续引导整车企业与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积极营造“大河有水小河满”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也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更多>同类新闻动态(前台已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