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住建部办公厅印发了《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这是主管部门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从38号文提出的五个方面主要任务看,要真正得到有效落实,唯有进行工程造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从某种角度来说,接下来的一系列工程造价改革其实就是数字化改革,就必须进行数字化改革。
首先,工程建设项目的各方参与主体都有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迫切需要。政府管理机构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概算定额、估算指标编制发布和动态管理,改进工程计量和计价规则,势必要搭建一套与市场接轨的价格信息发布平台,逐步完善建筑市场人、材、机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充分挖掘市场主体的价格信息发现功能。最高投标限价取消预算定额组价,建设单位看似失去了造价管控的依托,实则迎来了难得的利用数据库、造价指标指数等提升投资管理水平的历史契机。而对于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人而言,海量工程造价数据的积累和开发利用,企业定额、信息平台、数据库、指标指数等马上显得尤为急切而有价值起来。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是造价改革的唯一选择。
其次,现有的计价软件工具化的存在模式即将走到尽头,结构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计价平台将引领今后的造价师作业升级。反思一下二十年来桌面单机版计价软件出现至今,为什么几乎没有变化?造价数据库为什么一直建而难成?
究其原因,其一就是计价软件定额库数据和项目计价数据都割裂地固化在个人电脑中;
其二,数据的输出形式,一方面通过专业算量计价工具软件导出不同公用软件格式的文件,如Excel、XML等;通过网络渠道(如电子邮件、QQ、微信、钉钉等)将成果文件发送给他人实现数据的共享;
其三,企业级数据库建设要么是效率低下的早期人工输入数据指标表格,要么是无法拆分到人材机价格层面、非结构化的模拟指标库。招标控制价一旦摆脱对预算定额的依赖,必将依托数据库指标指数、企业定额等改变计价模式,能与数据库打通数据链接的计价平台必然横空出世,“加密狗”看门的计价工具软件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已经不远。
第三,数字化计价平台和数字化数据库必须具有的特征。
一、都是基于云服务器搭建,云计算是实现数字化最基本的基因要求,也是计价平台与数据库数据互通和数据自然沉淀的基石;
二、两者同时与基于云端的人、材、机市场价格信息库形成互联互通,历史数据可以注入市场信息而再生;
三、平台、数据库和价格信息库三者的底层数据具有相同的颗粒度和识别编码;
四、基于浏览器的网页计价数据输入、输出、查看、编辑、协同成为新常态;
五、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造价数据逻辑分析检查和造价人员的工作行为分析,将成为数字化在造价管理和公司治理中最直接的衍生价值。以上特征所构成的蓝图都是工程造价数字化转型和改革的首选之路和可能的最佳方案。
《方案》的出台顺应了时代数字化的变革趋势,加速了新技术、新思维在工程造价行业的推进和落地,也更加坚定了革旧立新者的信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