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方青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河北省联社邯郸审计中心按照“科技驱动、价值创造”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发展新型数字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推动形成邯郸农信业务发展的新动能。
强化科技引领,上线“聚合支付业务综合管理系统”。该审计中心先后分三个批次就系统需求、功能建设现场征求辖内行社意见,历时五个月,经过不断测试、优化调整,于2022年11月9日正式上线“聚合支付业务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商户信息管理、预警提醒管理、刷单套现管理、授信规则管理、业务报表管理等,为各行社衡量商户价值、业务精准营销、减少手续费支出、提升员工营销积极性、提高贷前获客能力、员工绩效考核、领导决策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各行社依据系统,分析聚合支付商户活跃情况及资金沉淀情况,引导全员找准营销着力点,努力提升商户贡献度。截至2023年10月末,全辖共发展聚合支付商户17.79万户,沉淀低成本存款60.78亿元,较年初增加26.14亿元;其中,优质商户6.96万户,沉淀低成本存款34.79亿元。目前,聚合商户活跃任务完成率及优质商户数量均居全系统首位。
促进支农支小转型发展,上线“聚合商户贷”。为进一步做精做透商户市场,推动支农支小转型发展,该审计中心指导辖内行社至少推出一种符合县域实际的聚合商户信贷产品。各县级行社借助“聚合支付业务综合管理系统”中的授信评分模型,明确聚合商户贷款条件,将商户的收款笔数、收款金额与授信额度、期限、利率相结合,由系统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商户,小贷客户经理可通过手机银行“惠农快贷”或线下“聚合商户贷”等产品为商户授信,助推小额信贷高效精准投放。截至目前,全辖新增聚合商户贷6739户,授信金额19.84亿元,用信6.1亿元。
提升客户黏性,全力打造“惠农生活”生态圈。为进一步丰富线上获客、活客、留客及线下收单服务渠道,该审计中心以“数据+技术+场景+体验”为核心,充分挖掘客户价值,创新产品和服务,在金融服务供给端不断创新,提高行业竞争力,打造“惠农生活”生态圈。一是通过“一点对接,多点接入”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智慧收银”系统与农信村村通平台的支付接口对接,“智慧收银”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商超、零售等收单行业。目前,辖内广平、涉县、磁县、武安、魏县等多家行社已布放20余台设备,极大地节约了商户入网成本、提升入网时效。二是组织辖内行社搭建积分权益平台,分析客户已持有的农信产品及交易数据,根据积分规则,为客户派发积分,实现线上兑换商品功能,提升客户使用农信产品的积极性。
落实主体责任,研发“惠农宝”自助服务终端。为提升全市农信机构综合服务水平及同业竞争力,该审计中心积极对接邯郸市行政审批局,整合农村地区客户常用需求,首先在辖内武安、峰峰矿区2家联社综合服务站内试点上线“惠农宝”自助服务终端。该终端可实现社保卡申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交通罚没款缴费、信贷需求申请、电子银行产品介绍、惠农学堂等功能,基本上满足了老百姓的日常业务需求,得到了市行政审批局及周边客户的一致好评。截至10月末,全辖共布放政务服务终端60余台、“惠农宝”自助服务终端10台,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农信力量。
强化数据分析与管理,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该审计中心以“加速创新、引领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数据+技术”为驱动,持续在数据挖掘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一是成立数据分析维护团队。从辖内行社抽调具有一定开发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数据维护团队,日常负责对大数据的底层分析与日常维护。二是定期评估建模。业务部门加强与数据分析团队的沟通交流,定期围绕业务指标进行评估建模,先后制定商户综合评价模型、手机银行客户分析模型、商户刷单预警模型、商户套现预警模型,并根据系统运行结果,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切实提升模型准确率。三是做好数据存储、备份及传输工作。该审计中心始终将数据安全放到第一位,要求辖内各行社对获取的数据予以保密,并签订《数据安全保密承诺书》,确保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