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详情
四川省泸州市拔尖人才、泸州老窖一级酿酒师许德富
用心酿造扶贫美酒
这些天,位于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的“醉清风”小曲清香型白酒,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四川省泸州市拔尖人才、泸州老窖一级酿酒师许德富说,这一车车酒不仅是酿酒人的心血,更是偏远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借船出海
精准扶贫寻新路
2017年,泸州老窖集团携手国家级贫困县叙永县,在泸州白酒产业园区,以“飞地”模式建设产业扶贫叙永创新示范园。园区建设,人才先行。作为白酒专家和泸州市扶贫协会副理事长“双重身份”的许德富,主动参与到园区建设中,为脱贫攻坚献智出力。
许德富说:“近年来白酒行业的扶贫,大都采用捐款捐物、物资采购、项目联办等方式。像这种让贫困地区‘借船出海’,在酒业园区划出‘飞地’上马成熟项目,既能发挥技术、资金、人才优势,也能为贫困山区提供产值、税收上的实质帮助,我的兴趣很浓。”三年多来,许德富将毕生所学运用到了这个扶贫产业园区的建设中,广泛参与到建设方案设计、设备方案选型、工艺路线确定、工艺参数优化等专家论证和核心技术掌控,帮助企业通过“飞地”模式,将产值和税收留给了贫困山区,走出了一条“跳出贫困地区,发展贫困地区”的新路子。
技术革新
省下钱来给百姓
如何让这个崭新的产业扶贫园区又快又好地发挥出作用,让产值和税收惠及到更多的贫困人口?许德富和他所在的泸州老窖专家团队,大胆地提出了小众化的“小曲清香”酿造工艺。
带着问题,许德富和他所在的专家团队实地走进市场反复调研,发现“小曲清香”型白酒的消费者集中在“80后”和“90后”,他们更愿意接受数据化和科技概念。许德富反复实验,将传统工艺与智能制造嫁接,寻找既缩减生产成本,又能保证酒体质量的科学手段。他说,只有技术革新才能把生产费用省下来,用在扶贫项目上,装进老百姓的口袋里。
通过近一年的苦心钻研,许德富等人提出了“小曲清香智能化酿造建设项目”理念,采取智能化和数据化的生产模式,将白酒发酵周期缩短为2个周到1个月,全程实行可视化和可追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益。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底,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产业扶贫叙永创新园20万吨“小曲清香”型白酒全部投产。
洒下深情
点亮山乡新梦想
许德富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白酒专家,他的家乡位于泸州市江阳区观音阁村,这里是乌蒙山脉的尾翼,贫困人口众多。许德富回忆,小时候上学早上4点多就起床,近9点才能到达学校,到校后满身都是灰尘泥土,苦不堪言。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许德富在家乡发起建立酒庄,通过酒庄的建设改变家乡道路、通信、电网等基础设施,同时把扶贫工作做在白酒产业链上,让老百姓致富增收。
“我是当地村民,因为家里穷,没上几天学,到酒庄来只能送点货、打点杂。没想到进来后,得到了许教授的帮助,把我培养成了销售人员,让我从搬运工变成了白酒职业经理人。”酒庄销售员代家林说。酒庄建成后,许德富在家乡大力推行出酒率高、品质好的糯红高粱种植,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定点保价收购老百姓的高粱,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将农民培养成白酒产业工人,将有为的年轻人培养成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解决贫困人口就业300余人,形成白酒产业扶贫链条,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