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 姓名:
    阿曼古丽·米吉提
  • 电话:
  • 擅长:
  • 职务:
    土肥站站长
  • 机构:
    精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邮箱:
  • 专家详情

  一、积极配合单位做好项目的申报、实施及验收工作,同时参加了博州农业科技开发中心主持的部分项目,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一)2019年度,主持国家级化肥减量增效项目。2019年,精河县集成实施了水肥一体化技术为平台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全县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76万亩,平均每亩可减少化肥五氧化二磷3公斤,共计减少化肥2280吨。棉花上以腐植酸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2019年,招标采购腐植酸胺有机肥180吨,施用面积2万亩,每亩减少化肥施用量5公斤,共减少化肥施用量100吨。枸杞已腐植酸胺有机肥及复合微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托里镇水利试验站2157亩构记地全程使用了腐植酸胺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有机肥,没有使用化肥。

2019年,全县共使化肥氮35550吨,五氧化二磷18650吨,硫酸钾3885吨,合计70285吨;全年化肥用量较2018减少241吨下降0.4%,实现了本年度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同时我县农民的施肥观念发生了改变,从偏施氮、磷肥转变成减氮、稳磷、增钾,从只重视大量元素肥料转变成大、中量元素肥料配合使用,从过量施肥转变成科学适量施肥。缓控释肥、生物菌肥、微肥、有机肥、绿肥等新肥料得到大面积示范应用。

(二)2020年度本人主持了国家级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该项目实施后可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的水肥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时、定量、定点地直接提供给农作物,既能节能、节水、节肥,又能提高灌溉效率,还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经济效益。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劳动人数、降低劳动强度,还能节水20%以上,节肥15%以上,进而实现提质增效。

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分析:通过项目实施后在农业生产现场搭建“物联网” 监控网络,实现对农业生产现场气候环境,土壤状况,作物长势,病虫害情况的实时监测,可以提高人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分析判断能力,解决了人的体力限制和劳动力成本过高等问题,从而大大提升传统农业的效率和效益。该项目的实施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农民可通过电脑控制就能进行施肥、浇水,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让农作物在最佳的环境中生长,这些都有效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让农业生产更具“智慧”。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分析:该项目的实施由于能做到适时适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又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灌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同时可通过水肥一体机注入灌溉系统,将肥料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减轻污染,保持土壤结构。受疫情的影响已经错过了设备安装季节,末完成监测数据与田间试验。

项目实施的可持续影响分析:生态农业已逐步成为未来农业的主流方向,减少化肥、农药用量近年也被大力提倡和推广,而实现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将水肥有效输送至作物根毛区,实现节约水肥、增产高效,避免浪费污染,则是切实的向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智能灌溉系统推行的意义所在。该项目技术适应了高产、高效、优质、节水的现代农业的要求,因此该项目实施的技术将是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今后推广潜力很大。

二、科技培训完成情况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水平,为棉花取得高产、优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技术人员是高新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而农牧民则是高新技术的主要实施者,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加快、提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

1)2019年-2020年对全县各乡镇场有代表性的村队进行技术培训,主要围绕棉花播前准备工作、节水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解,累计培训人数5000余人。

2)2019年、2020年病虫害发生较多的时期,棉农滥用农药的现象比较普遍,防治费用明显增加,针对这种情况,以现场会及室内培训的形式对农资经营户及农牧民就化肥、农药安全使用、今后化肥、农药的发展方向、农牧民盲目使用肥料及喷施农药存在误区等内容进行讲解。通过培训对有机肥使用方面、保护棉田天敌、减少环境污染、增益控害、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扫除障碍。参加人数885余人。

3)2019年参加乡村振兴巾帼行活动, 4月28日在单位按上级要求开展自治州妇女干部“乡村振兴巾帼行”农村妇女科技素质提升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领导有博尔塔拉电视台党组书记陈军同志、州住房公积管理中心党组书记郭成秀同志,在两个村队进行培训,260余名妇女群众积极参与。

4)开展精准扶贫的农业技术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按照单位的安排,2019年、2020年负责茫丁乡15名精准扶贫户的农业技术扶贫工作,从播前准备开始,到棉花收获,在春播、化控,水肥管理,棉花开花,结蕾,坐果,吐絮各各生长节点过程中,主动到农户家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种植水平,使棉花产量有所提高。

   三、完成了各项工作情况

1、2019年本人主持自治区农科院、中棉所及自治区土肥站安排的品种区域试验 6个共参与品种88个。自治区肥效试验4个并撰写了所有试验报告。

2、2020年本人主持四个肥效试验及叁加品种试验一个,并撰写了所有试验报告。

3、2019年、2020年各项测产工作完成:开展小麦、棉花、玉米、甜菜、食葵测产工作, 9-11月,多次下乡开展调查的测产工作,为上级决策提供了数据。